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党员闺女”林秀贞>>事迹报道
南方周末:寻找乡村治理的传统坐标
记者向郢
2006年09月01日08:13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林秀贞最开始做好事的原因很简单:最早赡养的朱书贵老两口就住在她家斜对门,两家老人关系很熟;资助读书的第一个小子是她家儿子的同学;而招进厂工作的第一个残疾人则是她初中女同学的儿子。

  南臣赞村是个交通偏僻的北方村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毗邻山东,儒家文化深厚,也不知是否巧合,南臣赞村和汉代大儒董仲舒的故乡旧县村同属一个乡,两地相距不过几十公里。也许这能说明为什么这个村庄还保留着很地道的传统。

  而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要素是,这里就是《平原枪声》里面的说的枣北根据地,40年代的土地改革和妇女解放运动,都使得这里的村民们对共产党和政府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林秀贞的故事也许折射了乡村社会这几十年来的变迁。她最早赡养几个老人的时间就耐人寻味地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吻合:1976年当地发生大旱,农业减产,百姓生计艰辛;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集体解散,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产品投入几近瘫痪;还有1980年代末,当地农民开始兴办私营企业,农民群体出现贫富分化,富裕的农民逐渐离开家乡,城市化进程加速。

  这些时候,坚守在乡村的林秀贞是在用她自己的美德和力量,去帮助孤寡老人、贫困生、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弥补乡村的裂痕。

  知识分子们对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探索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在这几十年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之后,当本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倡导和谐社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我们对林秀贞故事的关注就有了格外的意义,这个相貌普通的农村妇女或许能启发我们,如何从传统中寻找可以赖以支撑的文化力量和制度优势。

  南臣赞村因为这个典型的出现而骤然热闹起来,退休的中心学校校长李保义是当地的乡村知识分子,他的说法能代表村民们的看法,“讲八荣八耻,就是要讲传统美德,才会有和谐社会。”
【1】 【2】 

 
来源:南方周末 (责编:石希)

 相关专题
· “党员闺女”林秀贞
 相关新闻
· 中国纪检监察报:“俺就是您亲闺女!” [2006-08-30 15:20:31.98736]
· 中国纪检监察报: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人生 [2006-08-30 15:42:34.359801]
· 网友:共产党员就是要“心比天高” [2006-08-30 09:38:56.117752]
· 新华社:大爱无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秀贞的故事(上二) [2006-08-30 13:52:34.414158]
· 新华社:大善无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秀贞的故事(下一) [2006-08-30 13:59:13.946294]
· 新华社:大善无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秀贞的故事(下二) [2006-08-30 14:01:34.91805]
· 娘的“三个手指头”与贪官的“三件宝” [2006-08-31 10:13:23.094198]
· “党员闺女”就是一盏灯,一面旗 [2006-08-31 10:45:50.698532]
· [网友热议]“我被贞姐深深地感动了” [2006-08-31 14:38:21.603846]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