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习近平同志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他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端正党风,谋划发展,使正定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冀中平原农业县赶上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诗篇。习近平同志后来深情地说,“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习近平同志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他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端正党风,谋划发展,使正定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冀中平原农业县赶上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 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诗篇。…[详细]
那个时候,正定的条件很艰苦,县委、县政府都没有洗澡的地方。近平是县委书记,完全可以到招待所去洗澡,但他不搞这种特殊化,他一向都很严格自律。…[详细]
近平离开正定这么多年,一直到今天,正定的老百姓一提起他,还和30多年前一样,称呼他“习书记”。他几次回正定,不管是干部,还是工人、农民,见到他都叫他“习书记”。干部记着他,老百姓记着他,在正定人民的心目中,他一直都是我们正定的县委书记,是永不卸任的县委书记。…[详细]
习书记热爱学习,但他并不拘泥于书本。他很注重向实践学习,通过调查研究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他和老农谈,和干部谈,平易近人,我从没见他发过脾气。…[详细]
“习近平这个人不简单,一个县委书记,居然有这么长远的战略眼光,这可是一个栋梁之才!”现在大家常说:习近平同志当县委书记时就被认为是栋梁之才。…[详细]
在绝大多数时候,考量一个官员能不能升迁,往往不是老百姓,而是他的政绩。习近平同志在可以表现政绩的时候却不要政绩,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详细]
习书记亲自带队到南方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考察,然后召开全县干部动员大会,讲形势、谈发展、绘蓝图、论人才,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形成全县共识。可以说,习书记制定“人才九条”的过程,也是正定解放思想、促进改革的过程。…[详细]
习书记对正定的热爱,对他过去上山下乡插队的梁家河的热爱,就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热爱的一个反映。一个干部有着对祖国和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他才会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详细]
本来,习书记可以享受这种生活,衣食无忧,工作稳定。但他说自己在这种安逸的生活里,总觉得“文革”时期的那种荒谬和残酷虽然已经过去了,却并不遥远,这个国家百废待兴,仍然需要变革,仍然需要有担当的人负起责任来。唯有如此,“文革”那样的日子才不会重演。所以,习书记就要求下到县里,为基层的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虽然辛苦,却也心甘情愿。…[详细]
我们有过很多交流,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近平同志多次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我早已是以身许国了。”这是我们在一块的时候,他对我说的掏心窝子的话。…[详细]
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生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与正定人民朝夕相处,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他用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出了一部青春无悔的感人诗篇。实践证明,他爱自己的第二故乡,爱这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的人民。…[详细]
十多平米的一间平房,一张三屉桌、一个文件柜、两条凳子,一张床板、一个脸盆架、一个暖水瓶、一个电灯泡,这便是他办公室兼宿舍的全部装备。大院的晚上,最后灭灯的总是他那扇窗户。…[详细]
他平时很少戴帽子,冬天冷或春秋刮大风的时候,戴一顶很平常的军便帽。至于裤子和鞋,也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以说,习书记穿的戴的,没有一件是“高级货”,他什么时候都是和我们老百姓一样的穿着打扮。…[详细]
我们这一批年轻干部,受到习书记很深刻的影响。从我个人讲,当时作为团干部,从心里受到习书记一言一行的感召,可以说对我一生的影响特别深刻。…[详细]
习书记特别平易近人,跟平常人一样。有时候,咱老百姓说县委书记来了,觉得是个挺大的官,管着几十万人,事情那么多,所以就不愿意给领导添麻烦。但习书记为群众办事,就不怕麻烦,他到你这儿视察,不是走过场,而是想给你办实事。…[详细]
习书记不仅来我们厂里几次,帮助我们,指导我们,而且一直关注和关心着我们厂子的发展。这样的领导,这样认真做工作,我们群众对他就是一个字──服!…[详细]
2013年7月11日,习总书记再次来到塔元庄村视察。他看了村里的变化,高兴地说:“没想到你们变化这么大,没想到你们变化这么快!”…[详细]
西兆通镇位于石家庄东北部,原属正定县,2001年划归石家庄市长安区,现在是石家庄的商贸新城。习近平总书记上世纪80年代在正定县工作期间,多次到西兆通调研指导工作,给当地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