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做学习研究宣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表率 (2)
――中央党校召开学习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2007年05月08日10:27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沉甸甸的责任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法学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封丽霞


  学习方永刚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党的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党的创新理论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生机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只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实践、深入人心,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有些政治理论课比较枯燥,听众不太愿意听。但方永刚却非常自信,他10分钟时间就可以征服听众,让他们坐到前面来。这种自信来自于他的苦练内功和课前充分的准备、摸底,来自于他了解听众的基本情况。每次课后,都是掌声不断、反响热烈。甚至许多路过的行人、妇女抱着孩子也跑过来听,得到不同层次的听众的认可和赞扬。

  方永刚事迹给我们党校教员带来许多启示:一是理论工作者必须关注时代,贴近时代,在了解、满足传播对象的需求上下功夫、求实效;二是理论工作者必须走出书斋,走出课堂,关注实践,与火热的生活打成一片;三是理论工作者必须对党的理论坚定信仰,要带着理性和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以理说服受众,以情打动感染受众,使我们的工作目标与理论的终极目标融为一体。

  
坚定信仰

  中央党校校刊社副社长、党支部书记 李庆华


  作为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应当学习方永刚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胡锦涛同志在看望方永刚时,高度赞扬了方永刚同志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积极传播党的理论、模范践行党的理论,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做出的优异贡献。我个人认为,方永刚同志之所以能做到总书记所赞扬的这些,其中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在于他对党的理论有着坚定的信仰,也就是真信,在真信的基础上,才有动力继续深入学习,才有积极性主动性去传播,才有自觉性去身体力行的实践。由此我就想到,作为一个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确实首先应当解决一个理论信仰的问题,如果你宣传的理论自己都不信,何以教育读者呢?宣传的积极性、有效性肯定会大打折扣的。所以,我们应当向方永刚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党的创新理论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一个理论宣传工作者的使命。当然,在当今转型时代,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日趋复杂多元的情况下,即便主观上有着真学真信的动机和愿望,也可能因为转型期客观现实的复杂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真正做到信仰坚定有一定的阻力和难度,也正因为如此,就更加凸显了当前学习方永刚事迹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现实作用。

  
牢记理论工作者的政治责任

  中央党校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赵长茂


  学习方永刚,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切体会和学习方永刚那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感。方永刚之所以能像胡锦涛总书记评价的那样坚持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理论,关键在于他始终把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方永刚的政治责任感使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他密切关注党的理论创新,刻苦钻研邓小平理论,及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进课堂。2003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会议上讲话中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二天方永刚就把“科学发展”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

  方永刚的政治责任感已经内化为一种矢志不渝的理论追求。在方永刚心目中,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是一种使命,而且是一种充满快乐的使命。他说:“我写的讲的,都是我的真情实感,我信它,所以我快乐”。

  我认为,正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使方永刚始终不敢懈怠,无怨无悔地献身于党的理论教育事业,以全身心的投入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三个方面向方永刚学习

  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 谢春涛


  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向方永刚学习:

  一是热爱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党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中央党校研究和传授党的指导思想,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价值,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二是努力丰富和提高自己。做好党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相关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表达能力。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三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作为一个受党培养多年的理论工作者,仅仅做好校内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尽自己所能,用各种方法,为向社会各方面传播党的理论作出贡献。

  
“方永刚现象”引发的思考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刘海涛


  “方永刚现象”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迫切呼唤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党和人民需要有更多的方永刚式的理论工作者。“方永刚现象”还表明,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人民群众之间,需要有优秀的理论工作者作为桥梁和纽带;科学的理论要走出书斋和象牙塔,深入社会生活,深入人心,转化为广大公民的素质,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需要有像方永刚这样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理论工作者去传播,需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表达,需要用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良心、社会责任去感染,需要一种甘愿坐“冷板凳”的持之以恒精神去推动。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虚荣浮躁,大有成风之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方永刚的事迹和精神才更加难能可贵,“方永刚现象”也更加表达了学者的良知、社会的期盼、党的厚望。
【1】 【2】 

  
来源:zzzzzz (责编:常雪梅)

 相关新闻
· 新疆自治区社科界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 [2007-05-01 17:59:02.01009]
· 北大青年学生团体“五四”前致信方永刚  [2007-05-02 09:21:15.356442]
· “青年需要像您这样的人民理论家” [2007-05-03 11:55:09.684774]
· 践行是最大的尊崇 [2007-05-06 10:28:24.089162]
· 学习宣传方永刚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思考 [2007-05-08 10:06:38.303805]
· 弘扬方永刚精神  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深入人心 [2007-05-08 10:08:19.078697]
· “方永刚现象”大家谈⑦ [2007-05-01 11:08:47.00005]
· 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理论 [2007-05-01 13:37:38.819559]
· 弘扬方永刚精神  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2007-05-01 13:43:07.549039]
·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章传家谈学习方永刚 [2007-05-03 12:00:35.632191]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