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 湃:工农联合起,江山万万年 |
|
|
|
 |
共产领导好主张,建设国家变富强;
土地改革生活好,工农翻身把家当;
工农团结有力量,同心协力互相帮;
封建地主要打倒,土地革命要加强;
工农联合向前进,万众一心杀敌人;
对待敌人勿放松,全国解放责任重;
但愿工农万万岁,共产江山万万年。
——彭湃遗诗《工农团结起》后半部分
[彭湃简介]
彭湃,1896出生在枕山面海的海丰县东乡。他在中学时代受到反帝反封建的教育,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情绪。1917年,他离家到日本留学,努力阅读马列主义著作,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救国运动。他曾在万分悲愤中,啮指蘸血,书写“毋忘国耻”四个字,寄回海丰县学生联合会,贴在五坡岭海丰县立中学的揭示板上,大大激励了海丰县学生们的爱国热情。1920年,彭湃回国,开始想从文化教育入手,实现社会革命。次年五月,他出任海丰县教育局长,曾组织全县学生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游行,发表演说,宣传革命道理,并出版了《赤心周刊》,批判当地《陆安日报》上的反动理论,被陈炯明等军阀地主豪绅撤销了教育局长的职务。从此,他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决心深入农村从事农民运动,为之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彭湃1924年以后被选为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广东省农民协会副委员长。还被毛主席聘请为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员,负责讲授《海丰及东江农民运动的情况》。1927年,彭湃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他参加了由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在八月七日紧急会议上,彭湃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其后,他组织农民自卫军,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7月,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彭湃被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此后,他被调到上海,留在党中央工作。1929年,彭湃任中央农委书记。同年8月24日,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在万分困难的情况下,他给党中央写信,表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8月31日,年仅33岁的彭湃被杀害于上海龙华。 |
|
|
|
|
毛泽东纪念馆 |
周恩来纪念馆 |
|
|
刘少奇纪念馆 |
朱德纪念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