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 龙:自私自利要不得 |
|
|
|
 |
每个人的鼻孔都是向下的,没有一个是向上的。每个人小时候受的教育,也都是光宗耀祖这一类东西,所以人是有私心的。……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总是把土地、房子、老婆、钱放在心中,你的脑壳是谁的?我们的一切已经交给了党,什么时候叫牺牲就牺牲,还有什么牺牲不得,还有什么受不起波折的呢?……所以,我们的干部要过好三关:第一是你们的老婆关,第二是你们的父母关,第三是兄弟妯娌关。要进行家庭教育,把家庭的政治水平提高。可是,我们有的干部……当了干部,在社会上,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就称王称霸。……所以,自私自利要不得。
——贺龙1947年2月10日在晋绥边区生产供给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贺龙简介]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1896年出生于湖南桑植县一农民家庭。他自幼随中过武举人的祖父练武识字,颇具豪爽侠义之气。1916年,贺龙率21名青年手持菜刀夺占当地盐局,拉起一支农民武装,威震湘西。他还接受孙中山派来的人员联络和指导,在讨伐北洋军阀的战争中先后担任湘西护国军、湖南靖国军的营长、团长等职,后任旅长。1926年北伐开始,年仅31岁的贺龙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独立第十五师师长,在北伐战争中战绩卓著,成为威声赫赫的名将。1927年7月,贺龙率所参加南昌起义,并担任起义军总指挥。
起义军南下广东失败后,贺龙赤手空拳返回家乡重新拉起队伍,经过艰苦斗争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军团。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由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贺龙指挥部队巧妙与敌周旋,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他任第一二○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敌后。此后,贺龙又奉调回延安,任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担负起保卫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使命。1949年秋,贺龙率第18兵团从陕南入川,配合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解放后,他担任西南军区司令员。
1952年,中央决定由贺龙担任新成立的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60年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1963年9月,毛泽东曾提议由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文革”开始后,贺龙受到诬陷和迫害。1968年6月由中央“专案组”实行监护。在残酷迫害下,贺龙病情日益恶化,于1969年6月9日含恨而逝。1974年,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共中央正式为他平反。1975年6月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周恩来带着重病参加并代表中央致悼词。
[贺龙往事]
三年经济恢复之后,国家转入了大规模经济建设。这时,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讲排场、摆阔气、追求豪华、铺张浪费的风气。比如,在房屋建造上,北京、长春、西安、重庆、鞍山等地,兴起了一股盖“大屋顶”楼房的风。所谓“大屋顶”,就是在现代建筑上加一个宫殿式的屋顶。诚然,建筑师们设计出这种房子,是属于建筑艺术和风格上的一个流派,无可厚非。有条件时,在一些公共场合适当地修建一些,也未尝不可。问题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美观,不顾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也不看是否适用,普遍推行,什么房子都这么盖,就不免有些荒唐了。记得当时北京市就修建了39座“大屋顶”楼房,浪费惊人。长春地质学院修建一个“地质宫”,盘龙华表,雕梁画栋,造价竟超出预算指标50%。北京三里河建“四部一会”大楼,也要仿效。我说,这种屋顶只能给飞鸟看,多花许多钱,还有一层楼不能使用。由于李富春同志和我的干预,才取消了国家计委大楼盖“大屋顶”的计划,此事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支持。我当时是全国增产节约委员会主任,毛泽东同志要我以中央的名义立即通令各地,迅速煞住盖“大屋顶”的风。对此贺龙同志是非常拥护的。他说,中央的决定很正确,我们要坚决执行,没有任何条件可讲,谁不执行就唯谁是问!他还亲自布置《四川日报》发表文章,广泛加以宣传。贺龙同志同许多老革命家一样,历尽沧桑,深知创业维艰,处处自奉俭约,他如此坚决地反对铺张浪费,乃是很自然的。那次盖“大屋顶”的风,所以能很快煞住,一是中央发现及时,纠正的决策果断,二是各地行动一致,能做到令行禁止。我想,这也是垂鉴于后的一个成功经验。所谓“歪风不可长!”
——薄一波《往事追寻忆贺龙》 载《人民日报》1989.03.09 |
|
|
|
|
毛泽东纪念馆 |
周恩来纪念馆 |
|
|
刘少奇纪念馆 |
朱德纪念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