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作潮 传奇木匠造电台 |
|
徐焰 |
|
 |
传奇木匠赤胆忠心
岳麓德馨,湘水育英;
奋斗毕生,矢志忠贞。
少幼苦凄,从匠木工;
青壮革命,留苏业精。
一身绝技,为党为军;
星驰电波,指挥神经。
凛然正气,勇毅绝伦;
于今缅怀,党内同钦。
隐蔽战线,甘愿无名;
斯人常怀,史碑永铭。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那个电台的建立者和那位英雄发报员李白的师傅,就是党的隐蔽战线上另一位杰出人物涂作潮。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遇到电讯难题,曾一再找这位“涂木匠”,他为党的通讯等秘密工作所建立的功绩永垂于史册。
只读了四年小学,由手工精巧的木匠,变成党内最早的电台修理专家。
在西安花15块大洋买到一台收音机,两天便改装成5瓦电台,沟通了东北军与陕北的联络,“永不消逝的电波”就发自他装配的电台。
涂作潮,1903年出生于长沙一个贫寒之家,9岁起靠勤工俭学读书,13岁时辍学当了木匠。1921年,他在长沙建筑工人夜校接触到革命真理,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泥木工人罢工。1924年,他赴上海进入恒丰纱厂,上夜校时经蔡和森之兄蔡林蒸和林育英(即张浩)介绍,加入了共产党。翌年,五卅反帝运动时他一个人扛着大旗在路边向下班工人讲演,被巡捕抓进监狱受到酷刑,一个月后出狱,被党组织派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培养。
到苏联后,涂作潮学习了理论,还要求研究炸药、毒气和炸弹制造三项技术,以便回国暴动。1928年,周恩来到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时,被这位“湖南木匠”出身的列席代表的发言打动,推荐他去学无线电,并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以后就叫你涂木匠。”此后20年间,中央许多领导人不知涂作潮真名,“木匠”这一绰号却广为流传,并成为工作代号。
进入伏龙芝军事通讯学校后,涂作潮自感记电码和收报能力不如别人,由于从小练出较强的技艺,于是改学机务。1929年,他到远东刘伯承组织的支队当过报务员,又到苏联“格别乌”(克格勃的前身)电台受过专门培训。随后,他回上海担任中央特科的电台训练班教员。1930年末,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到敌军电台,并争取了一批俘虏来的电讯人员,涂作潮便潜往赣南在无线电大队中当骨干。当时,缴获的电讯器材残缺不全,他凭着精湛的手艺解决了种种难题。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瑞金城没有发电厂,涂作潮便用电台马达点燃了会场上的电灯,为共产党人最早的“开国大典”提供了照明。
1934年,红军长征时,任通讯材料厂长的涂作潮因患恶性疟疾留下,被卫生部用仅剩的一支606针剂救活。苏区沦陷时他下令毁掉器材,强支病体孤身脱险到达上海。1936年夏,他到达西安,毛泽东、周恩来几次要求“木匠”到中央电台工作,叶剑英、刘鼎等却因西安工作需要将他留下。涂作潮花15块大洋买到一台日本收音机,只两天便改装成一部5瓦电台,从而沟通了东北军与陕北红军的电讯联络,为促成西安事变起到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涂作潮随李克农、潘汉年到上海建立秘密电台。他还手把手地教报务员李白如何收发和修理,并利用普通收音机装配起一部能与延安联络的10瓦电台。1958年,拍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涂作潮不仅深情地向剧组介绍了那位牺牲的战友,还按照当年真实器材的样子,亲手为影片制作了电台的道具。
1942年秋,日军以测向破获了李白的电台,开无线电公司为掩护的涂作潮迅速转移到苏中新四军军部,在那里他担任报务主任并改装了电台使得同延安的通讯效果马上得到改善。1944年,涂作潮奉命到达陕北,担任了军委三局材料厂长。1949年,他南下上海,任两大电讯公司的军代表。五十年代后期,涂作潮因直言招祸,在周恩来出面干预下才于1964年恢复党籍并调到北京休养。“文革”中他又受冲击和关押,后在老一代领导人关怀下待遇得到改善。他晚年参加了回忆整理隐蔽战线史料的工作,于1984年末病逝。
苦大仇深的人生,磨炼出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他为钻研业务,坚辞 政委一职,只当报务员,1957年又自请降一级工资
涂作潮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是那个特定的血雨腥风的时代所铸成。他少年学木工时便因干活慢挨打,参加工人运动后又曾被捕受酷刑,在受尽苦难和充满暴力压迫的生活中养成了刚强又暴烈的性格。他对代表本阶级解放希望的党无限忠诚,对党内的错误倾向又一直嫉恶如仇,虽因耿直和暴躁脾气等原因造成人生道路坎坷,却赢得了许多同志的钦佩和敬重。
涂作潮特别宝贵的品格,便是甘当无名英雄,只讲贡献从不求官。他刚到中央苏区时曾被任命为无线电总队政委,随后便感到管理工作影响钻研业务,便辞职去当报务员。解放后,他在上海也曾要求做专业技术工作,后定为三级工程师。1957年,他又感到自己每月250元的工资高于本单位所有的人,便主动要求降一级,月薪为200元。
反“围剿”前夕收到零星信号,凭经验 推断出内容,为朱毛决策提供了依据
从事隐蔽工作多年一直守口如瓶,对结 婚几年的妻子也隐瞒真实姓名和身份
涂作潮从苏联回国后,于1931年初曾奉中央之命赴南昌,准备与国民党谈判释放红军俘虏的敌师长张辉瓒的条件。此前张的家属到上海通过关系与中共中央讲好,愿意出钱出药品等。但涂作潮赶到南昌时却看到报上称张辉瓒已在赣南被处决。这样谈判便无法进行,他马上逃出旅馆才得以脱险,由此痛感中央与苏区有电讯联络才便于协调行动。
不久,涂作潮到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当领导。第三次反“围剿”前夕,总部在闽西建宁县收到苏区中央局的一封电报,因信号不清只记下零星的几段字码。涂作潮凭经验推断,认为是通报新的“围剿”将开始,要求主力三天内回返兴国县。毛泽东、朱德等首长根据这一推断下令回师,果然抓住了战机。
当年,从事电讯联络工作属于党的绝密机要,涂作潮从来守口如瓶。抗战初期他到上海租房时,因单身引人怀疑,李克农曾叮嘱潘汉年帮助解决婚姻问题。后来,涂作潮与张小梅结婚,几年间有了三个孩子,却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直至1942年秋他要离沪去新四军时,才对妻子说自己真名叫涂作潮,此次若一去不返,将来共产党坐了天下就去找党询问下落。
身为高级干部却不要上级配给专车, 买月票上下班。发现干部子弟小学 前有三四十辆公车接孩子,便记下车 号报告市委
传达庐山会议决议时,他在会场上公 开为彭德怀鸣不平
全国解放时,涂作潮到上海担任了无线、有线两大公司的军代表。他身为高级干部,却拒绝上级配备专车,常年买月票上下班。一次,他替妻子到华东干部子弟小学接孩子,惊讶地发现门外有三、四十辆轿车,马上将车号记下来寄给上海市委并附信说:“用公家的车接送孩子,既浪费国家机关汽油也脱离工农群众。”
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后,涂作潮在党内表现出罕见的胆识。他在上海的传达会场上即席讲了一个多小时,结合在红三军团当报务员的感受,认为彭德怀对党忠诚,不应被打倒。他不惜犯当时的大忌,引据苏联肃反冤杀同志的教训,说中国共产党绝不能犯此类错误。全场愕然很久后,涂作潮被保卫人员押走,上海市委将他定为反党分子开除党籍,行政降两级。此后,涂作潮仍自己买仪器,研制游击队使用的小型手摇发电机支援他国革命。1962年,周恩来听说了此事,马上感慨道:“这个涂木匠,顶多就是心直口快,脾气暴躁,他怎么可能反党呢?”经周总理干预,两年后他才恢复了党籍和原级别。 “文革”中造反派要涂作潮诬陷一些领导人,只得到“放屁”的怒斥。面对几十人持械来抄家,涂作潮操起一根棍子孤身奋起抵抗,直到被打倒在地,随后他被关押了一年,连遭毒打,身体瘫痪。1982年,党组织为他平反的结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残酷的刑讯中,拒不透露党的机密,拒不提供伤害同志的材料。”这正是隐蔽战线英雄刚直本色的写照。
《北京青年报》 |
|
|
|
|
毛泽东纪念馆 |
周恩来纪念馆 |
|
|
刘少奇纪念馆 |
朱德纪念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