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步高 革命英雄铮铮铁骨 |
|
|
|
 |
季步高,名大纶,号凌云,笔名布高,1906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出生在浙江省龙泉县天平乡季山头村。他6岁入私塾读书,后到仁山书院、大舍村小学继续学习。14岁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附属小学就读。他勤于写日记和文章,在《余之希望国家》一文中说:“噫,我堂堂中华,自创立至今,已历四千余年,而内讧外患之甚莫如今。若观兵力之衰弱无人以整之,教育之黑暗无人以振兴之,工商业之腐败无人以发达之;污官之辈,争权于国内;睡狮之名,见笑于外人。我四万万同胞岂忍以祖国故有之地而任人跟踪蹂躏乎?吾愿望海内同胞,抱爱国之热忱,怀济世之英才;精练兵卒,以御外人之侮辱;普及教育,以增国民之智能;工商二业,则思通行于各国。庶几国富民强,于国事有济,将见我人民熙熙攘攘,乐于神州;往往来来,欢乎东亚。黄帝子孙,扬国旗于大陆;同胞兄弟振声望于地方。”“则吾国民幸甚,吾之希望遂矣!”
季步高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但他认为救国,必须以法治国,于是改为进杭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1922年夏,季步高又离开法政学校,进入上海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到上海大学学习。在这所由国共合作创办的学校里,他聆听了校长于右任、总务长邓中夏、教务长瞿秋白的教诲并深受教师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任弼时、萧楚女等人的影响,发奋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五卅惨案爆发后,季步高积极参加反帝活动。为了实现自己志愿,1925年6月,他毅然离开上海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成了第四期的一名学员。
季步高在军校被编入入伍生队第2团第5连。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国民党右派组织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由于革命工作需要,季步高按照党的指示于1926年春,被调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担任副训育主任。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拘捕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派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还企图收缴纠察队武器。季步高等团结纠察队队员,与敌人进行了巧妙的斗争,保卫了这支工人阶级的武装。他还协助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纠察队训育长邓中夏加强对这支拥有2000多人的工人武装的政治教育,讲授《社会进化史》等课程,并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邓中夏于1927年春离开广州赴武汉。季步高继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训育长。看到工人纠察队武装封锁香港已自动结束,一些队员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季步高察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立即对纠察队进行了认真的思想教育,加紧军事训练,以保卫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委会,维护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同国民党右派、工贼控制的反动武装“体育队”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广州的国民党右派也和蒋介石遥相呼应制造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季步高的良师和战友、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省港罢工委员会副委员长何耀全,全总委员、省港罢工委员会干事局长李森,全总委员、广州工代会主席刘尔崧,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等工运领导人在这场大屠杀中惨遭杀害。
为了对付这一突然事变,中共广东区委迁往香港,不久改为中共广东省委,并成立中共广州市委,继续领导广州人民坚持斗争。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的季步高协助市委书记吴毅、组织部长周文雍等,团结工人纠察队员建立了“省港罢工工人利益维持队”、“剑仔队”、“义勇团”等地下工人武装团体。6月19日,他与市委同志一道,发动了2万多工人举行纪念省港罢工二周年大会。群情激奋的工友们在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保护罢工工人的一切权利”、“释放一切政治犯”、“打倒委派的改组委员”、“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口号,响彻广州市上空,使处于悲愤和压抑中的群众情绪为之一振。6月23日,季步高又协助吴毅等发动3万多省港罢工工人和广州工人,举行了纪念沙基惨案二周年群众大会。尽管有保安队和许多反动警察监视包围会场,工人们仍高声呼喊“打倒帝国主义的下流走狗蒋介石”等口号,要求保护省港罢工工人的一切权利,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魄。
11月1日,季步高协助广州工人代表会特别委员会主席周文雍,联络和发动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时遭驱逐的2000多名铁路工人和被开除的500多名火柴工人,到广州东山国民党反动派头目汪精卫宿舍处集会、请愿示威,要求恢复工作,并高呼“打倒汪精卫”、“拥护中国共产党”等口号。当游行队伍到文德路时,突然遭到敌人袭击,周文雍等30人被捕。季步高心急如焚。他协助吴毅、李源、陈铁军、沈青等设下计谋,将周文雍从虎口里救了出来。
为反击蒋介石的屠杀暴行,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广州起义。季步高协助中共广东省委负责人做了大量的起义准备工作,12月11日凌晨3时半,三颗明亮的信号弹突然划破广州夜空。接着,枪声大作,广州起义爆发了!由叶剑英领导的教导团首先举行起义,工人纠察队也迅猛攻向各指定目标,只见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季步高等带领一批广州工人赤卫队员,手持长枪、短枪、剑仔、板刀、铁条、木棍等武器,由西湖路冲出,奔赴维新路,到达国民党广州市公安局附近。赤卫队员时而高声呼喊:“杀呀,杀呀!杀尽贪官污吏!打倒新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时而高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壮大声势,激励士气。在维新路,他们与参加起义的第四军教导团会合了。突然,敌人的机关枪子弹像雨点般由公安局射出,手榴弹爆炸声也响个不停。敌人猛烈的火力,阻碍了起义队伍。季步高急了,他率领部分赤卫队员,冒着反动派猛烈的火力,向前冲去。他们沿着公安局旁边的围墙,迅速搭起了人梯,爬上墙头的战士,将手榴弹向里面猛掷。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院内火光冲天,烟雾升腾,敌人的火力被摧毁了。季步高与赤卫队员乘势冲了进去,攻占了反革命的顽固堡垒。镰刀锤头的革命红旗插在敌公安局的屋顶,在晨曦中随风飘扬。
市公安局监狱里囚禁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季步高和大家一起,打烂牢房的大门,将受尽折磨的同志救了出来。他还将缴获的500多支步枪和一批弹药,发给赤卫队员。几个小时后,起义军胜利占领了珠江北部的大部分市区。这时,季步高来到广州苏维埃政府报到,他被任命为广州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械处处长。他将各部收缴到的8000多支长短枪和大批弹药,迅速发给参加起义的工人赤卫队员、青年学生、市民、农民赤卫队员。他还把缴获的两辆铁甲车改装成宣传车,交由宣传队使用。有了这先进的设备,宣传队员们高兴极了,他们架着宣传车走大街游小巷,在市内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当天正午,广州苏维埃政府突然接到报告:反动军队向越秀山起义军阵地进行反扑,情况紧急。他们迅速作好了应敌计划。季步高按上级分配的任务,带领一些赤卫队员奔赴越秀山,配合教导团歼灭敌人。
12日中午,广州工农兵群众1万多人在丰宁路(今人民路)西瓜园广场召开拥护广州苏维埃政府大会。季步高率领一队起义军携带缴获的武器到会场,向大家做了展示。
13日,在帝国主义的策动和支持下,敌军几万人向广州反扑,陆续登上珠江北岸。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主力决定撤出广州。季步高带领部分赤卫队员,坚守街垒,同反动军队展开巷战,阻击敌人,掩护起义军主力转移。广州起义失败后,季步高按照党的指示,转赴香港。敌人的疯狂反扑,使广州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白色恐怖再次笼罩广州。季步高临危受命,于1928年1月30日,接受中共广东省委指派,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他化装为工人,返回广州,与市委委员周文雍等一起,重建市委机关,发动幸存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做艰苦深入的工作,团结群众,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在斗争形势日趋紧张和复杂的情况下,市委机关又多次遭敌人破坏,周文雍、陈铁军等著名共产党员英勇牺牲。5个市委委员中,仅季步高只身机智脱险,幸免于难。在异常险恶的环境里,他不退却、不动摇、继续联络革命志士,在逆境中顽强地与敌作斗争。2月7日,省委派吴毅与季步高等再建市委,吴毅任市委书记,季步高任市委常委兼市委兵委书记。他们很快建立了市委秘书处、职工运动、铁路、运输三个党团组织和兵士运动委员会,以及东区、南区、西区等区委组织。他们组织编印《工农兵》、《手锤凿》等秘密期刊和许多革命传单,揭露帝国主义、军阀的种种罪行,发动人民奋起战斗。他还参与组织广州铁路、油业等行业工人建立赤色工会,开展反对减少工资等斗争;发动郊区雇农、贫农等贫苦人民,重建了农民协会,开展了反对勒收“渡头租、“谷埠钱”等苛捐杂税,反对恶霸地主武装“护沙队”、“警备队”欺压人民暴行的斗争,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4月13日,季步高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领导广州的地下工作人员与敌开展了斗争。7月,他到香港向省委汇报和请示工作,不幸被港英当局逮捕,引渡到广州,在狱中遭受“火烧”、“吊飞机”等酷刑折磨,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铮铮铁骨,宁死不屈。8月,季步高壮烈牺牲于红花岗。当时他只有22岁。
季步高英勇牺牲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的英名被载入革命烈士史册。1983年8月,在烈士的故乡――浙江龙泉县城北隅安清山,建立了烈士纪念碑。2.5米高的石碑坐落于竹木苍翠、风景清幽的龙泉县革命烈士陵园的最高点。在烈士的诞生地龙泉县天平乡季山头村,烈士的故居也早已修葺一新,迎接前来凭吊的人们。
稿件来源:血铸中华网/民族魂网 |
|
|
|
|
毛泽东纪念馆 |
周恩来纪念馆 |
|
|
刘少奇纪念馆 |
朱德纪念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