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夯实党执政兴国的组织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综述
【字号 】【论坛】【打印】【关闭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基层党组织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扎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的先进性也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抓基层、打基础,60年一以贯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也开启了党的建设新历程。回顾60年的历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紧紧围绕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思想上建党,为在执政条件下党的组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为适应党执政的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农村、企业、街道、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广泛建立党的组织。1954年11月,中央召开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对农村发展党员与巩固党的工作作了部署。1957年,农村党组织覆盖率由1949年的33.5%上升到99.9%,其他领域党组织也迅速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层党组织整顿,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党的基层组织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健全、在整顿建设中得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逐步规范。

  党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之后,针对十年“文革”使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局面遭到破坏、党的组织建设受到严重削弱的状况,1979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和1980年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恢复整顿组织、健全党的生活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围绕确保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行,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从思想理念到工作内容、从设置形式到工作方法,在调整变化中不断创新发展。党的十三大以后,各地基层党组织贯彻从严治党方针,进行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逐步建立和实行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不断突破重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部署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四条指导方针。这一时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从不同领域实际出发,巩固和加强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基层组织,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

  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工作格局;明确“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迈出新的步伐,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覆盖面不断扩大,凝聚力不断提升;适应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举措;针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这一时期,党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党性观念和作风建设有了新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实践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开创新局面。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组织大力推进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8年9月,中央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部署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后,着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部署开展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律师行业为突破口,加大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和有效发挥党组织作用工作力度。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使其走在全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加大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力度,推进形成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大党员教育工作力度,制定印发了《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认真落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要求,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党务公开、党员议事等探索和创新日益活跃。

  健全组织,壮大队伍,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党员结构日益改善优化,党员素质进一步增强提升: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全国共有5600万名党员参加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党章的“双学”活动,有1500多万名农村党员干部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有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近7000万名党员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2008年以来,中央部署在全党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谋划发展、促进发展、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规模不断壮大。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按地域组建、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组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项目、楼宇)上以及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组织等多种形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的组织的有效覆盖。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37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比1949年增加350多万个。

  ——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创新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实施“三级联创”、“凝聚力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开展“创先争优”、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在农村,广大基层党组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探索“支部+协会”、党群共同致富联合体、为民服务代理制等。在国有企业,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建设活动,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凝聚企业各方力量,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在城市社区,以建设和谐社区为主线,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工作力量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方式。普遍采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村党组织书记,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以抓好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有”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村干部的报酬待遇问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到2008年底,全国实际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有9.97万名。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社区挂职、任职,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被充实到领导岗位。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的思想素质不断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按照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要求,各级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吸收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注重在重大突发事件和危难时刻考验和发展党员。到2008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7593万,比1949年的449万增加7144万。党员的分布更加广泛,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各地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设施,不断拓展党员教育方式,把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给予补助,提高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水平。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到机关工作等。同时,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党性分析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队伍“出口”,探索形成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中央及有关部门就发展党员工作、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党员权利保障、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等,颁布了一系列条例,农村、国有企业、城市社区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等制度规定逐步完备,基层党建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度安排衔接更加紧密。各地推进工作制度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等,实行党务公开,试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健全。

  60年风雨历程,60年硕果累累。经过60年不懈努力,在老百姓心目中,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强了,党员的战斗力更强了。“平时看得出来,困难面前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成为共产党员的最好标志。在日常工作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服务人民群众,模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彰显党的先进性。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抗御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突发性重大灾害面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面,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江苏省华阴市华西村、四川省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任长霞、宋鱼水、李素丽、许振超、吴大观等,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紧扣中心任务,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发挥组织优势——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我们党对党的建设的规律,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走出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成功之路。60年的探索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启示。

  ——越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越是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越要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健全完善分布广泛、结构严密、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把广大党员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

  ——必须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坚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检验标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满意度。

  ——既要弘扬和借鉴以往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更要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地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创新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制度机制,始终做到与时俱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有战斗力,关键在于组织的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迈进。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当代背景,立足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生动实践,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新局面,使基层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的全部工作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编:刘红艳)



期刊杂志  
党的文献 中共党史研究
百年潮 世纪风采
红岩春秋 党史博览
党史文苑 党史纵览
湘潮 北京党史

最新推荐  
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
开国上将纪念馆
经典著作:领导人文集
历届党代会党章修改变迁
革命先辈网上纪念馆
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
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历次党代会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纪念馆  
党旗 党徽
毛泽东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
党章 入党誓词
刘少奇纪念馆 朱德纪念馆
 

镜像: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