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才文
2025年09月30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世紀疫情疊加世界經濟衰退、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中國經濟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走出了一條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形成鮮明對比的穩健發展之路,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和蝶變。
發展理念深刻轉變,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和發展大勢,創造性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學回答了中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的跨越與蝶變提供了根本指引。2012年至202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54萬億元增長到近135萬億元,年均增長6%,接近世界經濟年均增速(3.1%)的兩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4年11月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正逐步向更高質量、更加平衡、更具可持續性的增長模式轉變。
發展動力深度變革,新舊動能實現平穩接續轉換。新時代以來,中國經濟的供需兩側經歷深刻變革,供給側從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新技術推動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加速成長﹔需求側內需的主動力愈發強勁,“十四五”時期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63%左右,投資的貢獻率將降至28%以內,消費日益成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國家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從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5年的第10位,成為10多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2024年中國基於專利合作條約申請的專利數量達70160件,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和排名第三的日本分別多30%和45%。歐盟委員會2025年7月發布的創新綜合指數顯示,中國得分較2020年提高31.6個百分點,提升幅度顯著高於美國(15.8個百分點)和歐盟(10.8個百分點)。
統籌協調深入推進,城鄉區域發展成效斐然。下好全國一盤棋,統籌協調是制勝要訣。新時代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落地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多年超過城鎮居民,中小城市和廣大鄉鎮成為新的消費熱土,城鄉面貌深刻改變。現行標准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英國《經濟學人》刊文指出,“絕對貧困在中國已成為歷史”。
綠色轉型全面加速,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是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6月發布的能源轉型指數顯示,與2020年相比,中國排名上升了66位至12位。
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新時代以來,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分7批設立2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今日的中國在民族復興的康庄大道闊步前行,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1%,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為越來越多國家提供雙贏、多贏、共贏的新機遇。國際社會贊許“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不斷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2024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在第4位。2024年蓋洛普法律與秩序指數顯示,中國安全得分高於德國、法國、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不少來華外國人有著切身感受。
可以預見,隨著“十四五”圓滿收官,“十五五”即將接續開啟,中國經濟一定會在現有發展基礎上,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前進目標,不斷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30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