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平會議在京舉行——

銘記歷史 共護和平

本報記者 王驍波

2025年09月29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沒有穩定就沒有繁榮。這是歷史留給世人的啟示,也是世界各國愛好和平人士共同的心聲。

  9月26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平會議(以下簡稱“和平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指導、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主辦,主題為“銘記歷史  共護和平”,來自近60個國家的150余位代表參加。

  “中國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理念與實踐值得學習”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人們對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守。

  泰國前總理阿披實表示,80年前,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迎來了和平的歷史性時刻,現行國際秩序逐步建立。今天的和平會議不僅是一場紀念活動,也是各方凝聚共識、共護和平的新起點。“我們不應把前人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和平美好生活視作理所當然,要從歷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年輕一代要有憂患意識,要繼續捍衛和平,因為和平是發展繁榮的根基。”

  “和平會議等紀念活動如同一堂堂歷史課,時刻提醒我們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南非和平倡議負責人、南非共產黨國際關系書記本·馬丁斯表示,中國今年舉辦了一系列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活動,讓人們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的同時,也對未來應如何捍衛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中國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理念與實踐值得學習。”

  “舉行和平主題的紀念活動很有必要,這類活動應該持續開展下去。”法國國民議會前議員弗萊斯特表示,此次來華參會讓她對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有了更多了解。“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一大主題,讓全世界都了解真實的反法西斯戰爭歷史非常重要。”

  會議期間,嘉賓們參觀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一直以來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繁榮帶來啟迪與希望”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的和平發展,不僅讓14億多中國人民受益,也增進了周邊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福祉。

  “中國的發展讓數億人擺脫貧困,通過與有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提出並踐行四大全球倡議,中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繁榮帶來啟迪與希望。”巴基斯坦前看守政府總理卡卡爾表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等成功案例表明,中國不僅造福本國,也造福世界。中國的和平發展,對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沒有人能否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的重要作用。”阿披實認為,中國在農業、科技、環保等領域的發展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為世界發展繁榮作出巨大貢獻。泰中兩國在相關領域的合作正助力泰國經濟轉型、提升農業效率。“中國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也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各國之間加深理解、相互尊重,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

  中國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始終積極參與全球事務。許多中國發起成立或參與其中的國際多邊組織正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動力。

  俄羅斯和平基金會國際聯合會主席、俄羅斯國家杜馬前副主席巴布林表示,不久前,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舉行,成員國重申始終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持續深化合作,促進地區安全穩定與可持續發展。“上海精神”正引領上合組織國家發展邁向新高度。“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議,並指出上合組織已‘日益成為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的積極推動力量’。該組織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也為致力於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各方提供了一個團結合作的平台。”

  “和平從來不會自動實現,需要各方相互尊重,悉心培育”

  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隻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在當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中,世界需要穩定與發展,人們渴望安全與和平。”瑞士前聯邦主席毛雷爾認為,孤立主義和單邊主義短期或許會帶來利益,但從中長期看,必然會阻礙增長。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理應得到廣泛支持。“生活在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是所有人的共同願望,而這需要每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和平從來不會自動實現,需要各方相互尊重,悉心培育。各國人民的福祉休戚與共,任何一個國家遭遇苦難,全人類共同的福祉都會受影響。無論身處何地、身份如何,我們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卡卡爾表示,巴基斯坦願與各國繼續開展建設性合作,共同完善維護和平的合作框架和機制。

  阿披實認為,隨著全球南方國家的崛起,全球治理體系應該更加民主,所有國家都應被公平、平等地對待,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應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們要致力於讓全球治理體系與時俱進,更好地反映當下國際格局變化、著眼應對當前和未來的全球性挑戰。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等回應了這些關切,應該獲得廣泛支持。”

  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主席杰弗裡·格林表示,只要人們選擇並肩而立,和平就能夠得到守護。在中方大力支持下,該基金會2022年啟動“飛虎隊友誼學校和青少年領袖計劃”,讓年輕一代在交往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平需要每一代人去守護、去傳承,讓飛虎隊精神代代相傳。“如今美中兩國已經有115所學校、近百萬學生參與其中。捍衛和平不應隻停留在言語上,而要採取實際行動。我們要懷著堅定的信念攜手同行,為全人類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9日 03 版)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