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特點
本報記者 劉軍國
2025年08月22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發球動作。 |
![]() |
握拍時,球拍側沿與虎口對齊。 |
![]() |
有效發球示意圖。 |
近年來,匹克球運動發展迅速。這項融合了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特點的新興運動,較為簡單易學,且充滿趣味性,吸引了眾多愛好者。如何“解鎖”匹克球運動?這份指南帶你看懂。
一、基本規則
(一)球場與站位
匹克球場長13.4米、寬6.1米,場上需要注意以下幾處。
底線、中線:發球時,球員必須站在底線后,球需越過中線,發至對方發球有效區內。
廚房區(非截擊區):位於網前2.13米內的區域,球員在這個區域內禁止凌空截擊。
(二)發球規則
發球方式:推薦新手採用凌空發球,發球時球拍拍頭高度低於手腕,且以向上的軌跡擊球,擊球點在腰部以下位置。
發對角線:球要發到對方對角發球區,觸網不重發。
單腳觸線限制:發球時至少要有一隻腳在底線后,在球發出落地前不可踩線。
廚房區(非截擊區):發球時球不能落在此區域。
(三)得分機制
採用“發球得分制”時,具體規則如下。
發球方位:取得發球權的一方必須從右側發球。
發球權輪換:雙打比賽中,每隊的兩名球員各有一次發球機會,若兩名球員發球皆失誤,則換對方發球。每局比賽開始時,發球方隻有一次發球機會。
接球方不得分:在發球方擁有發球權時,即便失誤,接球方也不得分。
採用“直接得分制(每球得分制)”時,具體規則如下。
發球方位:當發球方的得分為奇數時,從場地左側發球﹔得分為偶數時,從場地右側發球。
發球權輪換:每隊隻有一次發球機會,若發球失誤則換對方發球,且對方得分。
(四)雙反彈規則
球發出落地反彈一次后,接球方需要等球再彈一次才能擊打。從第三拍起,雙方球員可以自由選擇讓球落地后擊球,或者直接凌空擊球。
二、實用技巧
發球時,可以從握拍、站位姿勢、拋球等方面入手。
握拍方法:推薦採用“三指握拍法”,保証手腕的靈活性與擊球的穩定性。
站位姿勢:雙腳與肩同寬,非持拍側腳向前移動15厘米左右,身體與底線呈45度夾角。
拋球高度:將球拋至距離地面25—30厘米的高度,當球下落至腰部以下時擊球,減少觸網概率。
動力鏈傳導:可分為蹬地轉髖、送肩揮臂、手腕鎖緊3個階段發力。
擊球時,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正手底線抽擊:當對方回球較深時適用。擊球點位於身體前側30厘米處,拍面與地面盡量保持垂直。
網前截擊:在對方回短球時適用。肘關節固定在體前25厘米處,擊球時小幅度推擋。
三、注意要點
打匹克球時如果運動不當,可能會導致一些運動損傷,比如手腕腱鞘炎、膝關節勞損等。為了預防這些損傷,建議佩戴腕部肌貼和髕骨帶,運動結束后使用筋膜槍放鬆前臂伸肌群。
在比賽中,新手要注意培養戰術意識。可以採用“70%防守+30%進攻”的模式,優先保証回球的深度,避免因為盲目進攻導致失誤。
在器材選擇上,建議選擇重量在200—240克的專業碳纖維匹克球拍。
(陳紫風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2日 1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