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在法治軌道上更好促進“兩個健康”

中共全國工商聯黨組

2025年07月02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2025年5月20日,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施行,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樹立了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上的嶄新裡程碑,構筑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實法律保障。民營經濟促進法把工商聯職責寫入總則,明確規定工商聯發揮在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為新征程上工商聯做好促進“兩個健康”工作、更好擔負起黨賦予的使命任務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治保障。

深化思想政治引領的法律指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兩次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兩次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深入民營企業考察調研,圍繞促進“兩個健康”作出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要求工商聯圍繞促進“兩個健康”主題履行職責、發揮作用。特別是在今年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寄語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民營經濟促進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中央關於“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為指引,把促進“兩個健康”作為立法重要目的,明確宣示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明確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把黨和國家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和政策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來,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實施,必將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引領民營企業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企業家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民營經濟人士始終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系民營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引領是工商聯第一位的政治責任,必須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為契機,把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引向深入。准確闡釋立法背景和立法宗旨,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從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和民營經濟領域法治建設不斷推進的歷史進程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協同加強具體法律條文解讀,幫助廣大民營企業家深刻理解各項法律規定的具體內涵和實踐要求,准確把握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自身應遵守的法律義務,不斷增強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深化形勢政策宣講,重點抓好國家堅持平等對待、維護公平競爭、落實同等保護、促進共同發展等方面基本方針政策和具體配套政策的宣傳解讀,以大政方針和法律制度的確定性引領民營企業家積極應對各種外部不確定性,保持發展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加大典型宣傳力度,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主動學法、真誠信法、堅定守法,大力提升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更好地結合起來,在法治軌道上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

推動惠企助企政策落實的法律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更趨完備和成熟。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民營經濟促進法圍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作出系統性制度安排,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有力回應了民營企業現實關切,必將推動破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障礙,穩定市場預期,提振企業信心。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佔有很重的分量。把民營經濟促進法貫徹好實施好,既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長遠之計,也是應對當前風險挑戰,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當務之急。作為政府管理和服務民營經濟的助手,工商聯要積極協同黨政各部門,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及配套措施落到實處,推動營造公平競爭、公開透明、公正規范的發展環境。推動落實公平競爭措施“破壁壘”。常態化開展政策落實和法律執行情況跟蹤調研,持續優化“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工作,用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協同打通市場准入、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方面平等對待政策落地“最后一公裡”。推動落實要素保障措施“解難題”。深化與金融監管部門及各類金融機構的聯系協作,積極搭建銀企對接服務平台,推動金融機構對符合信用條件的民營企業應貸盡貸,幫助民營企業提升信用貸款獲得率、降低融資成本,成功跨越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推動落實權益保護、政府服務措施“強保障”。深化工商聯與行業主管部門和司法機關的溝通聯系機制,有針對性地組織“政企面對面”“法企面對面”活動,充分發揮工商聯法律維權平台和所屬商會作用,暢通問題線索和訴求反映渠道,積極配合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助推整治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助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律遵循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守主業、做強實業”。

民營經濟促進法旗幟鮮明宣示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指向引路、加油賦能、保駕護航。特別是專門設置“科技創新”一章,對民營企業使用創新要素、開展創新活動、應用創新成果、保護知識產權作出全方位支持,必將有力促進廣大民營企業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新時代以來,民營企業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自身也站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作為民營經濟人士之家,工商聯要積極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把黨政所需、民企所盼、工商聯所能結合起來,發揮廣泛聯系企業的優勢,調動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積極性,強化各類商會服務自律功能,搭建為企服務平台,助力廣大民營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共建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推動國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公共研發平台、共性技術平台開放共享,持續開展創新型成長型民營企業賦能行動﹔積極推動企業間聯合攻關和產學研用融合創新,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引導民營企業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積極投身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挑重擔。把規范治理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組織基石。實施新時代民營企業家法治素養提升工程,一體推進法治民企、誠信民企、清廉民企建設,推動構建民營企業源頭防范和治理腐敗體制機制,引導工商聯執委企業帶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強黨建引領,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強化內部監督和風險控制,在推進治理現代化上作表率。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形象標識。完善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等行動,深入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引導民營企業力所能及參與光彩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在促進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2日 10 版)

(責編:彭曉玲、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