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從洛軸的跨越看傳承與創新(觀象台)

李心萍

2025年05月28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下,再次端詳洛軸的向新向上發展,更加堅定了我們大踏步向前發展的信心。堅持守正創新,一錘接著一錘敲,“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什麼樣的產品,既能隨神舟飛船叩問蒼穹,又能伴盾構機掘地潛行,還能助海上風機發出綠電?

  答案是:軸承。這些軸承產品來自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從“一五”期間走來的企業。

  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洛軸考察時指出:“我們堅持走自主發展實業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工業、制造業,這條路是走對了!”

  從1954年到2025年,洛軸伴著新中國的發展一路向前。如今,其高端軸承產值佔比達70%,產品填補多領域國內空白,挺起了民族軸承工業的脊梁。

  其中,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守。

  70多年來,以軸承起家的洛軸從未偏離主業,堅持把一類產品做到極致。曾經,高端軸承“摸不著、碰不到”,但洛軸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通過高投入、強研發、勇創新,先后啃下航天航空軸承、軌道交通軸承等“硬骨頭”,產品應用到“嫦娥”“天宮”“中國天眼”等重大裝備之中。

  這,正是新中國一路走來的模樣。從“一五”到“十四五”,我們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最終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回首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洋火、洋皂、洋鐵都靠買進來。如今,“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

  一個五年接著一個五年,既是日積月累,也是日新月異。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堅持不懈地編制實施計劃規劃,引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其中,有與時俱進的創新之舉。

  走進洛軸智能工廠生產線,內徑幾厘米的機器人軸承、外徑數米的風力發電機軸承,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產品。一家傳統企業,為新興產業的新產品提供配套,新與舊的碰撞令人興奮。

  堅守主業,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近年來,洛軸一方面積極吸納新技術,加快產線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加速新品研發速度,不斷為新產業提供配套,開拓新市場,培育新增長點,讓傳統產業持續煥發新生機。

  這,正是新中國一直堅守的理念。“該堅持的堅持,該調整的調整,該創新的創新”。從“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我們既堅持長遠的戰略目標不動搖,又根據國內外形勢實事求是地調整中期目標和短期規劃,實現長期、中期、短期的有機結合,滾動式向前發展。

  “天以新為運,人以新為生。”今日的中國制造,正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創新中升級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快於全部規上工業3.9個百分點。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當下,再次端詳洛軸的向新向上發展,更加堅定了我們大踏步向前發展的信心。堅持守正創新,一錘接著一錘敲,“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8日 18 版)

(責編:唐宋、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