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長豐縣視鄉鎮實際情況予以差異化考核——
本報記者 羅陽奇
2025年05月28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曹 一繪 |
核心閱讀
考核發揮著“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在實際執行中可能誘發形式主義問題,異化為大壓基層的工具。
大抓基層不是大壓基層。如何化繁為簡、考准考實?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立足各鄉鎮的發展定位,改革考核方式,開展差異化考核,讓基層干部更有時間和精力攻堅重點工作。
麥田裡,麥浪滾滾,機聲轟鳴。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庄墓鎮,1.9萬畝冬小麥已陸續進入成熟期。庄墓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吳瑾惦記著庄墓鎮庄墓社區的小麥收割情況,一大早就趕去了社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
庄墓社區是個農村社區,在集體經濟發展上一度落后。去年5月,在吳瑾的幫助下,社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幫助各村、社區發展集體經濟,是吳瑾這兩年的工作常態。“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原因很簡單——考核多、沒時間。”吳瑾說。
時間都去哪兒了?從考核頻率上看,過去,長豐縣對各個鄉鎮實行月度晒工作成效、季度通報排名的考核方式。高頻的考核一度讓吳瑾很難專心本職工作:“大量的時間花在准備考核材料上,干部被考核追著跑。”
精力都去哪兒了?從考核方式上看,長豐縣曾對所有鄉鎮實行同一套考核標准,這已不符合該縣的發展實際。“各鄉鎮的實際情況、資源稟賦、發展定位都不同,如果還用同一套標准對縣域內所有鄉鎮進行考核,搞簡單的‘一刀切’,基層干部就抓不好工作重點。”長豐縣績效評估中心主任張書軍說。
長豐縣南北狹長,縱向距離達70余公裡。南部鄉鎮靠近合肥市區,為全縣工業發展中心,北部鄉鎮則以農業為主。
“之前,鎮裡的干部全員都要跑招商。”庄墓鎮干部楊帆負責招商工作,對“招商熱”仍記憶猶新。“我們的招商成績很難超過條件優越的南部鄉鎮。有時候跑了上百家客商,有意向的可能就一兩家,最后還可能因為土地指標、區域位置等情況不了了之。工作不好干,干不好常感到氣餒。”楊帆說。
工業重鎮也有考核的煩惱。“過去大家用一把尺子,我們也要應對農業方面的考核指標,難免會分散精力。”下塘鎮人大主席宋家勝說。以下塘鎮經濟發展局局長林開新所在的部門為例,同一套考核標准下,該鎮農業屬於薄弱項,該部門不得不在應付農業考核指標上“動腦筋”。“下塘鎮規上工業產值在去年突破千億,佔到長豐全縣一半以上。工業理應是我們的工作重心。”林開新說。
原本為抓實基層工作的考核,在具體實施中給基層干部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壓力,這樣的大抓基層反而變成了大壓基層。
及時調整,去年長豐縣開始實施年終一次性考核評價,取消了月度和季度考核。“我們要求誰考核、誰出數據,對於考核的指標,應該由對應的考核部門掌握數據材料,原則上不能要求鄉鎮提供。同時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線上的考核督查管理系統進行打分,盡量減少實地考核。”張書軍說。
果斷求變,考核“量”的減少為基層卸下壓力,但要更好發揮“指揮棒”的作用,還需尋求“質”的變化。長豐縣將北部以農業為主導的8個鄉鎮歸為協調發展組,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全面振興指標權重,減少或剔除工業發展、科技創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指標﹔將南部以工業為側重的7個鄉鎮和開發區歸為一區六園組,提高產業體系建設指標權重,降低農業等指標權重。
優化的還有考核指標。在過去的考核中,農村集體經濟收入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否則就會扣分。如此考核之下,鄉鎮只能讓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的村或社區選擇相對簡單的途徑——以承包土地的量,來博取加分。現在,長豐縣優化了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等指標。“我們根據每一年度的重點工作,調整考核指標,並對考核指標進行壓縮刪減,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去年從97項精簡至63項。”張書軍介紹。
考核之變,帶來了干部的狀態之變。
庄墓鎮不再和南部鄉鎮比,而是和其他7個資源稟賦類似的北部鄉鎮比拼。吳瑾坦言:“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較量’,我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一下就提了起來。”“今年,我們接到的小麥收割訂單就超過了3000畝,能給村集體帶來不少收入。”庄墓社區黨總支書記謝永貴在一旁補充。
長豐縣南部鄉鎮同樣受益。如今下塘鎮與其他南部鄉鎮拼項目,林開新明顯感覺到工作重點更為突出:“本部門的職責就是招商引資、服務企業。現在一周有4天都在跑企業,精力全放在為企業解決問題上。”林開新服務上百家企業,他竭盡所能地提供幫助。“有時晚上八九點還有詢問政策的電話打來。”工作忙碌,但林開新樂在其中。
“讓考核不再成為負擔,真正成為督促和激勵。”張書軍說,“基層干部從頻繁的、不符合實際的考核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精力到園區企業和田間地頭傾聽民意、共商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8日 1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