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在東盟—中國—海合會三方經濟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 強
(2025年5月27日,吉隆坡)

2025年05月28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尊敬的安瓦爾總理,

各位嘉賓,各位企業家,女士們,先生們:

  很高興和大家相聚吉隆坡,共同參加東盟—中國—海合會三方經濟論壇開幕式。

  今天,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成功舉行,同意加強三方伙伴關系,開啟了三方合作新篇章。會上,各國領導人圍繞“共創機遇  共享繁榮”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普遍認為,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各國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顯著增多,發展機遇更加稀缺、更加可貴,加強合作更為緊迫、更需遠見。我感到這樣的探討很有意義,應當擴展到包括工商界在內的各個方面,從而在更大范圍內凝聚智慧和共識。借此機會,我願與大家分享3點看法。

  第一,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們能夠攜手應對挑戰就是在創造機遇。當前,經濟全球化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重大沖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些長期堅守的價值理念受到嚴峻挑戰。我們共同應對好這些問題,將為三方國家帶來重要機遇。面對地緣沖突和對立對抗加劇,我們堅持深化互信、增進團結,就能創造長遠戰略機遇。過去幾十年亞洲的快速發展歷程深刻昭示,團結互信、和平穩定才能帶來發展繁榮。各國是命運相連的整體,如果互信缺失,矛盾就會滋生放大,合作就無從談起﹔加強團結互信,就可以在戰略上相互支持,帶來更大范圍、更可持續的高水平經濟合作,實現長期穩定發展。面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我們堅持擴大開放、消除壁壘,就能創造廣闊市場機遇。三方國家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在融入世界市場中獲得了很大發展機遇。三方市場互聯互通,將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域市場之一,釋放出倍增效應,讓各國在共建大市場中實現更加豐厚的利益共享。面對“脫鉤斷鏈”和“筑牆設壘”增多,我們堅持共享資源、相互賦能,就能創造轉型升級機遇。各國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各不相同。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合作,用自身優勢賦能其他國家,利用他國優勢發展自己,就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強各國產業效能和持續發展動能。

  第二,中國、東盟、海合會國家的友好合作源遠流長,未來更加可期。從2000多年前中國的第一支駝隊到達中東、第一支船隊到達南洋開始,三方國家的經貿和人文交往跨越20多個世紀,始終延綿不絕、歷久彌新。站在深厚的歷史積澱上,三方合作必將續寫新的輝煌。我們將擁有更加充分的發展空間。三方國家總人口、經濟總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但目前貿易總額隻佔全球約5%,還有很大潛力。隨著三方合作持續深入,將形成源源不斷的貿易、投資增量,有力促進各國發展以及企業成長。我們將擁有更高水平的經濟效益。三方國家的要素順暢流動和產業銜接協同,意味著形成更低成本的能源資源、更加高效的物流體系、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更加先進的科技支撐,這將顯著提升三方經濟的競爭力和韌性,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發展。我們將擁有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三方國家創新都十分活躍,各有特色。加強合作將促進各國創新人才的交流互鑒、優勢的交融互補,為創新創造提供優質研發支撐和豐富應用場景,孕育更多新產業新業態,進一步提升三方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實力和地位。

  三方合作的藍海浩瀚無邊,需要我們拿出實際行動,更好把握和塑造未來。中方願同東盟、海合會國家一道,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區域一體化合作,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同時,需要我們堅定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營造穩定有序的國際市場環境。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要攜手搶抓先機,擴大高技術領域合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不斷開創三方共同發展新局面。

  第三,中國將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為三方合作不斷注入新動能。從發展態勢來說,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工業保持強勁發展,1—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外貿出口在外部壓力下保持較強韌性,1—4月同比增長7.5%。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1—4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1.3%,新能源車產銷雙雙突破400萬輛,智能工廠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這些成績充分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穩定性。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這片大海經得起狂風驟雨的洗禮,在一次次風浪過后,隻會更加深邃厚重、包容開放。

  從宏觀政策來說,面對外部環境帶來的風險挑戰,我們明確提出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取向,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支出規模創歷史新高,貨幣金融總量調控力度顯著加大,為社會總需求的擴張提供有力支撐。下一步,我們還將根據形勢變化,持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無論未來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我們都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中國經濟大船行穩致遠。

  從戰略取向來說,中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是大國經濟的獨特優勢。我們將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更多放在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上,不斷提升中國經濟的內在驅動力。我們正在加快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把政策資源更多向消費領域傾斜,這將釋放出巨大的需求潛力。我們還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這也將創造更多新的需求。中國經濟的廣闊縱深,能為各國優質產品提供巨大市場。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出更多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措施,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讓東盟和海合會國家以及世界各國企業充分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合作是戰勝共同挑戰的唯一正確答案。中方願同東盟、海合會國家一道努力,以更加深入的開放合作,促進經濟穩健增長,攜手共創機遇、共享繁榮。

  謝謝大家!

  (新華社吉隆坡5月27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8日 02 版)

(責編:王瀟瀟、唐宋)
相關專題
· 李強活動報道專頁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