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寧市明確執法任務清單,減少城市管理“一刀切”——
本報記者 喬 棟
2025年05月27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洪 琥繪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不能好事、栽花的事攬著做,難事、得罪人的事推給基層做”“支持基層干部大膽干事、樹立威信”。
基層干部的工作狀態和干事能力,關切群眾貼身利益。然而,在有些地方和單位,工作任務層層加碼、考核方式不夠精准、基層權責不匹配等問題,給基層干部帶來困擾。圍繞上述問題,本版今起推出系列報道,關注各地出台的務實舉措,以真真切切的減負實效,激發基層干部的精氣神,為干事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編 者
核心閱讀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面對上級布置的任務,層層抓好落實是各單位應盡之責。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有些地方、單位在完成時間、任務范圍、執行程度上作無謂的“硬性要求”,層層落實被異化為層層加碼。
青海省西寧市針對城管執法領域易出現的層層加碼情況,通過明晰任務清單等方式,減輕基層負擔,規范執法行為,推動柔性執法,讓城市管理更有溫度。
聽到全國文明城市復查的消息,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城管局副局長劉璇心裡突然緊張起來。但看到具體的工作實施標准和細則后,劉璇頓感輕鬆。“上級部門都把任務拆解得很具體,幫我們‘卸擔子’,我們執行起來就有底了。”
以流動攤販的整治為例,這是城管的“老大難”問題。此前在市容市貌治理過程中,這些整治往往容易引發負面評論。“屬地政府和上級城管要求不一,且要求偏宏觀,而考核往往從結果論,使得在執行層面容易產生誤差。”劉璇說。
“誤差”的一方面表現,就是層層加碼。幾年前,西寧市各個城區城管在執法時總會碰到這樣的煩惱。劉璇說:“用時髦話說,叫‘內卷’。以基層城管部門為例,從市級層面提出‘整治流動攤販,嚴禁主干道、嚴控次干道’的要求,但到了區裡,次干道也容易被要求嚴禁,再到了街辦,連背街小巷可能也會被納入整頓范圍。”
“除了時間節點提前、工作節奏加快外,層層加碼還表現為在向下傳遞過程中工作量加大、工作范圍增加、工作尺度變‘一刀切’。”青海省委督查室督查專員李衛青認為,“其背后既有政績觀問題,也有任務傳達的中間環節出於規避責任而產生的加碼沖動,還與頂層框架設計、任務安排分解是否准確合理有很大關系。”層層加碼的認定標准在於是否產生不必要的負擔、是否考慮了執行效果、是否結合了實際情況。
層層加碼在一些工作中並不鮮見。此前,在市級層面沒有明確要求的前提下,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主動發揮”,要求定位打卡、上傳日志,以形式主義台賬跟蹤管理駐村干部,導致駐村干部疲於定位打卡,“為完成任務不得不以片言隻字應付差事”﹔西寧市某區在大氣污染防治問題線索中,要求各鄉鎮至少報2個問題線索,但鄉鎮在拆解任務過程中,又給每個村子分配超額任務。
劉璇最初的擔心,就是怕再“卷”出新問題。“但這回完全不一樣了,首先體現在任務布置上,更加明確和精細。不僅列明了全市124條主干道、180條次干道、353條背街小巷的不同管理標准,也列出檢查事項清單、各級合並抽檢計劃表,而且明確提出不允許擅自擴大范圍、提高巡查頻次,減少對基層商販的打擾。”
任務布置更准確,會減少各層級加碼的空間。“工作任務的布置是‘技術活’,目的是協同推進工作,上級部門掌握具體工作的進度和節點。如果一個任務不結合實際情況,如一個地方沒有那麼多可講的東西,卻被強制要求進行材料報送,必然會產生形式主義等問題。”李衛青說。
如何判斷工作目標是否合理?“接地氣”是關鍵。“我們自己稱‘望聞問切’,就是下沉了解需求,多聽、多問,聽取群眾的意見。”西寧市城管局副局長宋僑嬌說。
西寧市城管部門開展了“城市管理進社區”行動,市級城管部門的領導都要帶隊,深入基層聽取商販訴求。同時構建起“居民點單、社區派單、城管接單、群眾評單”的服務閉環,打造“城管社區工作室”“城市管理會客廳”等服務陣地,一系列“組合拳”下來,工作目標更加明晰。“比如說流動商販,不能簡單要求取締,而是倡導通過潮汐攤位、臨時設置等服務措施,既維護市容市貌、又豐富業態,體現管理溫度。”宋僑嬌說。
上級做好“框架搭建”,確保層層落實。宋僑嬌介紹:“我們吸取以往加碼的教訓,在目標層面確定過程中反復與基層商量,並且增加了禁止項,防止在落實過程中出現額外負擔。在執法指導上,在‘自由裁量’的內容裡,增加了‘一般’‘輕微’‘嚴重’區分要素,更利於基層部門執法。”西寧市城管局出台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權力清單、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法律法規規章匯編等“口袋書”,確保各級執法有法可依、有據可憑。
上下動態溝通、及時“剎車”,可有效避免工作落地過程中的加碼行為。西寧市城管局借助數字手段,打通了從下向上反饋的內部溝通渠道,同時借助西寧市有訴必應馬上辦12345熱線、“碼上減負”線上問題線索反映二維碼等平台,及時發現問題。此前,有群眾反映城管部門對商戶外擺佔道經營要求不一,市城管局及時糾正了基層部門的行為。
既要盯住任務層面的加碼,也要糾正執法層面的加碼。“城管部門一直提倡‘721’工作法,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西寧市城管局副局長馬永青介紹,但在過去,基層在執行過程中用管理和執法手段應用較多,本來可以運用“自由裁量”免罰或柔性處罰的,也被機械地一刀切執行處罰。
抓住一個問題,就要著力解決一類問題。不久前,劉璇剛參加了業務骨干培訓,培訓的重點內容是“柔性執法”,以及正確政績觀教育。“通過多個案例分析,我意識到我所處的崗位是避免加碼產生的關鍵環節,我們的管理和執法目的,落腳點是為了服務群眾,在工作向下分解過程中,時刻從群眾訴求角度出發,才能杜絕加碼產生。”劉璇說。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寧市出台了持續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我們注重加強分類指導,學查改一體推進,結合市委‘克難攻堅’‘破冰攻堅’揭榜挂帥重點工作及事項清單,把規范行政執法等群眾關切的相關問題列入學習教育查擺問題清單和集中整治台賬,推動督檢考轉變,嚴防層層落實異化為層層加碼,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好事。”西寧市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副主任冷文勇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10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