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開辟中歐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5年05月27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半個世紀以來,中歐合作的方式、領域在變,但彼此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始終未變。從歷史到當下,中歐沒有根本利害沖突,應該也能夠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周年。中國和歐盟,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歐如何相處,關乎全球格局,關乎人類未來。
前不久,德國大眾汽車和中國小鵬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相互開放各自專有的超快充網絡。歐洲傳統汽車巨頭和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合作,在全球汽車行業廣受關注。上世紀80年代,大眾汽車和上海汽車廠合作生產的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出廠,開啟了大眾深耕中國市場的進程。40多年倏忽而過,改革開放的中國大踏步前進。從昔日引進歐洲技術和管理,到如今雙方企業共同開拓行業前沿,不斷升級的合作軌跡再次印証:中國的發展進步,為互利合作打開更大空間。
恰如大眾汽車在華發展歷程所表明的,半個世紀以來,中歐合作的方式、領域在變,但彼此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始終未變。從歷史到當下,中歐沒有根本利害沖突,應該也能夠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歐關系,帶來成就彼此的發展動能。中歐經濟高度互補,利益緊密交融,雙方互為彼此重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從建交時的24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858億美元,涵蓋從傳統的服裝、玩具到機械設備、光伏產品等高端制造業﹔雙向投資存量從幾乎為零增長到2600億美元,已進入“雙向快車道”,未來大有可為。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0萬列,覆蓋200多座城市,成為連接亞歐大陸的黃金通道。今年一季度,中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萬元的貿易往來。
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歐關系,帶來照亮世界的正能量。近一段時間,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歐洲多國高層密集訪華,中歐釋放出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的有力信號。中歐共同致力於推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多邊主義等領域攜手合作,為動蕩世界注入開放包容、聚焦合作的積極力量。作為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各不相同的兩大力量,中歐合作也向世界展示了各方應該也能夠用對話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競爭,共同走好人類社會發展之路。“最終將中國和歐盟聯系在一起的,是對和平、繁榮和可持續世界的共同願景。”全球絲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認為,中歐伙伴關系可以成為穩定的支柱。
建交50年是新的起點,今天的中歐關系承載著更多全球期待。雙方應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啟示,深化戰略溝通,增進理解互信,鞏固伙伴定位,展現對人民、對世界、對歷史的責任和擔當。
以戰略遠見校准認知羅盤,確保雙方關系始終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前進。中國始終認為歐洲是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中國主張深化中歐關系,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基於共同利益、面向長遠發展的戰略選擇。歐洲也應堅持獨立自主,正確看待中國發展,樹立正確對華認知,聚焦合作,避免對抗,確保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以開放胸襟繪制發展藍圖,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匯聚共識和力量。中歐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雙方經濟總量超過世界經濟總量1/3,貿易體量超過全球貿易1/4。當前,甚囂塵上的保護主義威脅世界經濟復蘇,沖擊全球發展根基。中歐應共同反對保護主義,攜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斷開辟互利合作新空間,為世界經濟行穩致遠作出更大貢獻。
以多邊合力捍衛公平正義,為完善全球治理發揮更大作用。當前,世界面臨著要公道還是要霸道、要規則還是要強權的關鍵抉擇。中歐應堅持走人間正道,在動蕩世界中共同反對單邊霸凌,捍衛規則和秩序。今年以來,在法國舉行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上,中國同歐洲以及全球各方共同倡導加強全球人工智能協調治理﹔在《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之際,中法發布聯合聲明,重申加強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堅定承諾……中歐共同推動完善全球治理,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注入正能量。
以包容胸懷澆灌和合之花,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注入更大動能。300多年前,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在《中國近事》中寫道:“中國和歐洲代表了人類文化的兩個高峰,如果中西加強合作與文化交流,便可以達成完美和諧的世界。”如今,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中歐有能力為不同文明加強包容互鑒發揮引領作用。奧地利前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指出,歐洲與中國都繼承著塑造了人類智慧與道德的古老傳統,雙方在創建一個更加和平、繁榮、公正的世界方面有著共同理想。得益於簽証等領域的政策便利,中歐“雙向奔赴”的腳步進一步加快,人文交流更趨密切,跨越廣袤亞歐大陸的中歐握手,正不斷書寫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的美好故事。
動蕩世界尤需責任擔當。中歐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必將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