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紅色基因 感受深厚情誼
本報記者 李維俊 龐革平 洪秋婷
2025年05月27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在廣西師范大學越南學校紀念館內,越南青年認真觀看展陳的資料。 |
“這次研學讓我深刻體會到越中兩國人民間源遠流長、深厚真摯的友誼。中國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的發展讓我大開眼界,期待兩國青年未來能有更多的互動與合作。”參觀完廣西憑祥友誼關關樓展覽廳,越南諒山省平嘉縣團委書記韋氏燕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日前,由中國共青團中央、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共同主辦的“紅色研學之旅”首場活動暨“沿著胡伯伯的足跡”研學營在廣西和廣東兩地舉辦。中越兩國青年代表攜手同行,探尋中越友好的紅色基因,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為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凝聚青春力量。
“越中‘同志加兄弟’的友好情誼令人動容”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4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首都河內同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越南國家主席梁強共同會見中越人民大聯歡活動代表,並宣布中方將在今后3年邀請越南青年赴華開展“紅色研學之旅”。
20世紀50至70年代,受戰爭影響,越南一批學校遷到廣西辦學,數千名越南學生在中國度過難忘的青春歲月。在廣西桂林,走進廣西師范大學越南學校紀念館,一張張黑白照片再現了當年中越兩國領導人之間、中越師生之間的深情厚誼。韋氏燕瓊說:“這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胡志明與中國革命的歷史淵源,了解兩國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攜手合作。越中‘同志加兄弟’的友好情誼令人動容!”
在桂林南溪山醫院院史陳列館,泛黃的檔案、斑駁的實物、珍貴的影像,講述著中越人民在風雨歲月中的患難與共。
醫院黨委書記柳宏林介紹,上世紀60年代,醫院共接收了119批共5432名越南傷病員,完成2576例手術,無償獻血高達77.9萬毫升。“在這裡,我們了解到:中國人民即使處於困難時期,也堅定支持越南。”越南海防醫藥大學學生會秘書處委員阮氏賢說。
在廣東廣州越秀區文明路,有一座兩幢三層磚木結構的騎樓建筑。這裡便是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兩國青年一同參觀“革命之路——胡志明同志在中國”專題展覽。
一件件實物展品、一張張歷史照片,講述著胡志明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的難忘片段。
“這次參加‘紅色研學之旅’,我認識到老一輩革命家的英勇奉獻是為了謀求下一代的和平與幸福。”越南青年阮俊龍坦言,“越中友誼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青年應該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兩國間的友誼傳承下去。”
參觀廣西東興胡志明亭、靖西“越盟”辦事處舊址,在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祭拜越南范鴻泰烈士墓……兩國青年共同回顧20世紀中越革命先驅並肩戰斗、探尋救亡圖存道路的崢嶸歲月。“保護與宣傳越中友好往來的歷史特別有意義。我們要記住這段歷史,也有責任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廣西民族大學越南籍學生黎道重在參觀后表示。
“親身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成就”
仿生機器人動作逼真、人工智能助力電商直播更高效……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讓越南青年代表印象深刻。
“這些機器人會唱歌跳舞,還能和我握手,實在太神奇了!”看到廣西師范大學學生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精准地完成各項操作,越南下龍大學學生阮氏紅玉興奮不已。
在廣西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負責人閉春遠詳細介紹基地的運營情況:6000平方米倉儲區、20多個實景直播間、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供應鏈管理……“我們還在河內等地設有聯動倉儲中心,並開辦‘中文+電商’的越南專班。”研學營成員們一邊認真聆聽,一邊打卡拍照。“希望未來越南也能打造這樣完善的直播購物體系。”越南諒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李氏秋喬表示。
活動期間,研學營成員還參觀了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感受一瀑連兩國、商貿正紅火的生動圖景﹔乘坐高鐵,體驗高速鐵路連通四面八方。
越南河江省Viettel建設公司河江分公司副經理阮玉青對乘坐中國高鐵印象深刻:“高鐵速度快、運行平穩,越南正在發展鐵路系統,中國的經驗對我們非常有借鑒意義。”
在廣州,研學營成員們走進廣汽研究院、廣州地鐵線網應急指揮中心、廣州地鐵博物館、百年電力展示館等地,通過沉浸式研學交流,更深切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
來到廣州地鐵線網應急指揮中心,一張巨大曲面屏幕上分布著不同模塊的數據,實時顯示著廣州地鐵的應急指揮、運營協調、監控預警、數據共享和信息收發等情況。這套基於大模型的自主研發智能系統,體現了廣州公共交通數智化智能升級的最新運用成果。
越南青年了解到,廣州地鐵自主研發的客流預警系統,一方面可以實時顯示客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特定算法預測客流高峰,為緩解站內客運壓力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廣州地鐵去年最后一天最高客流量竟然達到1000多萬人次,真是不可思議!”越南青年企業家代表阮英德說,他曾參觀過不少國家的地鐵系統,廣州地鐵系統非常先進。“這次的活動讓我親身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成就。”阮英德說。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越南青年走進中國”
“我從《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書中讀到,習近平主席寄語青年‘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廣西大學君武館舉行的“中越大學生讀書分享會”上,廣西大學文學院國際中文教育專業越南籍碩士研究生阮文福分享了自己的學習體會,講述了自己努力學習中文與中華文化的經歷。“我正在深入學習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經驗,學習‘大國工匠’精神,希望將這些好經驗帶回越南。”阮文福說。
在廣州地鐵“紅色羊角”青年學習室,越南青年聆聽了一場具有理論精髓與實踐要義的精彩講座,主題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這是我第一次完整學到這些理論知識,聽完講座我明白了,有積極有為的年輕一代,民族才有光明的未來。作為青年學子,我未來需要更加努力奮斗。”越南海防大學外語系漢語專業學生黃黎明告訴記者,“我非常喜歡看中國電視劇,喜歡中國漢服,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中國,感受更多中華文化的魅力。”
廣州地鐵集團團委副書記李方方表示:“中越兩國人民有著‘同志加兄弟’的特殊情誼。我們將持續做好中越友誼的先鋒隊和生力軍,織密合作網絡,播撒兩國青年攜手合作的種子。”
在漓江的游船上,越南青年丁氏月戴上眼鏡,一字一句讀著中文,遇到不會的詞語,便立馬請教坐在對面的中國青年。
“我在河內學了兩年中文,很開心這次有機會能和你們交流,我還會唱很多中文歌。”丁氏月邊說邊請剛認識的中國朋友打開手機音樂播放器,邀請同行的中越青年進行一場中國歌曲大合唱。
在這段心手相牽的旅程中,友誼的種子跨越語言的障礙,在青年心中生根發芽。
“本次‘紅色研學之旅’讓我結識了更多的越南青年,研學過程中我們共同挖掘中越文化的共通之處,互相學習、互相啟發,一起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廣西大學學生許敏表示,作為一名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學生,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挖掘中越友好的鮮活故事。“我相信,我們青年一代用心講好這些故事,中越友誼的接力棒就一定能在我們手中傳遞下去。”許敏說。
越南河江團省委書記阮海洋表示:“這次研學活動既有追尋歷史的足跡,又緊扣前沿科技的發展,對越南青年來說非常珍貴。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越南青年走進中國,親身感受歷久彌新的越中情誼。”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