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建的布隆迪魯齊巴齊水電站發電量佔該國同期總發電量20%以上——
本報記者 薛 丹 黃培昭
2025年05月25日08: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布隆迪魯齊巴齊水電站大壩。 |
![]() |
魯齊巴齊水電站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
從布隆迪經濟首都布瓊布拉驅車南行,兩個多小時后到達位於魯蒙蓋省的魯齊巴齊村。村庄因流經這裡的魯齊巴齊河而得名。時值雨季,豐沛的河水不斷西流。河的下游,中國援建的魯齊巴齊水電站機器轟鳴。截至今年3月,該水電站累計發電量已突破2.5億千瓦時,佔該國同期總發電量的20%以上。魯齊巴齊水電站的成功運營,為布隆迪人民帶來了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的能源供給。
“家家戶戶晚上都亮起了溫暖的燈光”
2022年通過竣工驗收並順利發電的魯齊巴齊水電站是布隆迪規模最大的水力發電項目之一,由中國電建水電十四局施工總承包。該水電站建有3台單機容量5兆瓦的發電機組,總裝機規模達15兆瓦。
走進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數據實時顯示著水電站的運行狀況,由中方培訓的一名當地技術人員正密切關注著電力輸送情況。“1號和2號機組發電直送布瓊布拉農村省和魯蒙蓋省,3號機組則有效保障著布瓊布拉的供電。”中方員工何紹涵介紹,水電站按照高標准建設,自動化程度較高,一鍵啟停、實時數據監控等操作均可輕鬆完成。
長期以來,缺電問題嚴重制約著布隆迪的工業化進程和民生改善。魯齊巴齊水電站投入運營后,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時數達6710小時,已滿足布瓊布拉2/3人口及魯蒙蓋省1/3人口的用電需求。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當地工商業用戶的生產經營狀況和居民的生活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改善。
在水電站機房外,年長的村民馬魯卡對記者表示:“以前,每到夜晚,村裡都是一片漆黑。如今,家家戶戶晚上都亮起了溫暖的燈光。大家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感謝真心幫助我們的中國兄弟!”
“是中國企業教會了我工作技能”
魯齊巴齊水電站不僅為當地帶來了電力,也培養了一批本地技術人才。按照協議,項目完工后,中方團隊仍需提供兩年的保修期和3年的技術支持,以確保水電站平穩運營,同時幫助當地培養更多電力技術人員。
廠房中央,內斯特·恩杜瓦約正認真記錄著設備參數。他自項目投入運營起便在這裡工作,已經從最初的維修隊長晉升為水電站負責人。“剛開始我對這裡的設備運維了解不深,中方工程師們耐心地指導我,從最基礎的設備檢查到復雜的故障排查,他們手把手教會我各項操作技能。”恩杜瓦約說。
埃裡克已在水電站工作近5年。埃裡克說,隨著一次次實操訓練,他的技能日漸熟練,已成為水電站的骨干之一,“這份工作讓我能夠照顧好妻子和4個孩子,我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和埃裡克一樣,電工讓·多吉也是這裡的老員工。2020年以來,他跟著中國師傅爬遍了從廠房到大壩約9公裡路段的每一根電杆。他說:“是中國企業教會了我工作技能,也讓我的未來發展有了更多保障。”
“建設期間,我們雇用了大量本地工人,他們佔總施工人員的80%以上。”水電站運維負責人劉剛介紹,項目開展“以工代訓”模式,幫助上百名布隆迪員工掌握設備操作、電氣維修等專業技能。不少員工業務熟練后,又奔赴布隆迪吉吉和穆倫布韋水電站等新項目,繼續為當地電力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中方團隊聯合布隆迪國家電力公司開展多項培訓,課程涵蓋水電站運維、水輪發電機組檢修維護、電氣監控技術等。中方技術專家定期組織現場培訓,提升當地團隊的故障診斷與應急處理能力。項目建設期間,布隆迪大學的40多名師生來到魯齊巴齊水電站參觀學習,了解水電站設計理念和施工方案。此后,學校又派出相關專業學生來這裡實習了一個月。
“為布中人民架起友誼的橋梁”
在前往水電站大壩的途中,有一所名叫利藤的當地學校。水電站建設之際,中企得知學校教室年久失修、學生缺乏文具等情況后,主動對教室進行了修繕,又為孩子們送去文具。
布隆迪水利、能源和礦業部在感謝信中表示:“水電站項目雇用了很多當地員工,大大地提高了周邊居民的生活水平。中企修繕了項目周邊的學校,為學生們提供了學習用品,為我們的教育作出貢獻,更為布中人民架起友誼的橋梁。”
“魯齊巴齊水電站不僅是一座發電站,也是布隆迪邁向光明未來的重要一步。”布隆迪《新生報》評價道,這座水電站的建成,改善了當地電力供應狀況,也象征著布中兩國攜手合作、共謀發展的深厚友誼。中國企業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和高度的責任感,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確保了工程質量,展現了中國在國際合作中的責任和擔當。
“魯齊巴齊水電站對布隆迪的意義非凡。”布隆迪總統恩達伊施米耶表示,“中國在基礎設施等領域與布隆迪開展平等合作,是布隆迪值得信賴的真誠朋友。中方始終給予我們堅定的支持。”
(本報布瓊布拉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5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