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尹曉宇
2025年05月23日09: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吃過晚飯,王九龍拖出音箱,小外孫騎上童車,爺孫倆一起去家門口的“口袋公園”。
小公園裡,街坊們陸續湊過來,王九龍擺好音箱就要開始跳廣場舞了。小外孫跟小伙伴追逐玩耍,好不熱鬧。
王九龍居住的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盱城街道果園社區有4萬人。9個月前,這個老社區還是路顛簸、車難停,公共活動空間更是缺乏。如何滿足群眾訴求、切實改善群眾生活條件?
果園社區黨委書記張乾坤介紹,社區通過“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的“三提三知”工作法,不僅讓社區干部詳細了解社情民意,還讓幫扶單位主動融入社區工作,提高了為群眾排憂解難的能力。
誰家門口雨天積水嚴重?誰家每天有幾部車要停?子女周末回來有無停車需求?……通過“主動走訪,群眾點菜”,社區梳理出修路和建停車場這兩項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訴求,聯系街道在社區召開意見建議征集會,還協調縣裡支持。最終,不僅路修了,停車場建了,連“口袋公園”也有了。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三提三知”工作法不斷完善。去年底,盱眙縣制定了《深化“三提三知”群眾工作法賦能基層治理若干措施》,提出不斷完善形成以鎮街黨政班子、包村駐村干部、村(社區)干部、基層黨員、網格員為主體,縣直機關單位(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非公企業等積極參與的新時代覆蓋全領域的群眾工作機制。
群眾工作點多面廣,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不管是鄉村還是社區,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凸顯。通過“三提三知”工作法,社會組織被吸收到基層治理工作中來,成為有效補充。
穆店鎮維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是“紅心益站”的服務站點,每天都有志願者在這裡值班,村醫郭娟便是其中一位。她每月會來值一次班。一次,郭娟值班時,一位來辦事的老人突然昏厥,她判斷可能是腦出血,立即聯系盱眙縣人民醫院對老人進行救治。后來,郭娟成了老人的結對志願者,每隔三四天就要到老人家隨訪一次。
“走訪時得知的訴求,如果我們人手不夠無法保障,就會聯系志願者來幫忙,比如獨居老人的日常照顧、長年患病老人的護理等。”維橋社區黨總支書記伍廣明說。
“我們為每位需要照護的老人配備了至少兩名志願者,每周至少上門做飯、打掃衛生1次,老人平時有事聯系志願者都能保障有人到位。”盱眙縣愛心公益協會會長陳連紅介紹,目前協會在全縣已經建了20多個“紅心益站”,在老人照護、兒童課后托管、殘疾人幫扶、應急救援等領域提供服務。
除了參與主體的擴大,“三提三知”還探索了其他有效機制。
黃花塘鎮舊鋪社區桃源小鎮為農房改善安置小區,管理難度大。為提高社區治理質量,舊鋪社區黨總支建立了智慧社區管理服務平台試點,通過“鐵腳板+大數據”建立起網格地圖。居民輕點手機就能反饋訴求,還可以通過“隨手拍”上傳亂停車輛等不文明行為,積攢“桃花幣”兌換生活用品。
盱眙縣委書記孫志標介紹,盱眙將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進一步推動黨員干部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3日 1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