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賄隨權集”怎麼破(人民論壇)

——強黨性轉作風④

石  羚

2025年05月22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領導干部雖崗位不同,但都有一定權力。手中權力如何用,是從政為官必須回答的問題。

  清代史學家趙翼分析歷代貪官案例,得出了“賄隨權集”的結論:賄賂總是跟隨權力而聚集,即使是曾經品行端正之人,一旦手中有了權力,也容易腐化墮落。

  權力是把雙刃劍,它既是施展才華、干事創業的利器,也是自斷前程、人生陷落的“凶器”,關鍵看怎麼用。

  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崔茂虎,首次擔任地方“一把手”后不久,發現身邊的“偶遇”多了起來。不經意間的飯局、牌局,其實是不法商人精心炮制的“局”,“他們慣用的手法,總會捕捉到你的弱點,然后投其所好。”

  從不健康的生活情趣發端,到貪圖享樂、享受特權,再到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盤點許多落馬官員的軌跡,無不是沒有守住權力關,歸根結底,是權力觀出了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黨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權力姓公不姓私、為民不為己。

  “賄隨權集”的古今難題如何破?

  兩對父子的故事耐人尋味。兒子將工作記錄本當作業本,孔繁森嚴肅批評:“如果從小就佔公家的便宜,長大恐怕是要當貪污犯的!”大兒子聽說城裡有招工指標,想進入國企,掌握這項工作的張富清卻讓他到條件艱苦的林場當知青,“路要自己走,飯要自己掙”。

  為一個本子發火、拿自己孩子“開刀”,真正的共產黨人總在公、私二字上下功夫,因為它是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能不能用好這把尺子,考驗黨員、干部的境界與水平。

  涵養敬畏心。敬畏權力與敬畏人民是一致的,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永遠銘記“人民是共產黨人的衣食父母,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勤務員”,就要具備人民公仆應有的素質和境界,始終深深植根人民,將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而不是為一己之私,墮落為人民之敵,萬劫不復。

  用好防護欄。黨的紀律為正確行使權力劃出了底線、設置了禁區,是黨員、干部保持清正廉潔的安全防護欄。高買低賣、差價贈送,以關心老人孩子為“敲門磚”,陪聊陪玩“放長線”……誘惑形形色色,圍獵五花八門,要潔身自好唯有層層設防、處處設防。把法治思維融入日常,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就能抵御不良風氣的腐蝕。

  也有另一種“私”必須警惕。一些人看到權力的危險,干脆不用權,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這種不擔當、不作為,看似“清”,實則“庸”,本質上還是黨性不強,把公和私擺錯了位置。

  隻有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事事出於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從而清白為官、干淨做事、老實做人,以過硬的作風,成就一番事業。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2日 04 版)

(責編:彭靜、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