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糾正對二戰亞洲戰場的“記憶不對稱”(偉大勝利·歷史貢獻)

——訪法國卡昂和平紀念館館長克萊貝爾·阿胡爾

本報記者  尚凱元

2025年05月11日0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欄的話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人民付出巨大犧牲,取得偉大勝利,為捍衛人類尊嚴、重建世界和平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

  以史為鑒,察往知來。本報今日起推出“偉大勝利·歷史貢獻”專欄,採訪國外政要、專家學者、國際友人等,追憶全世界正義力量同仇敵愾、英勇戰斗的歷史,銘記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主戰場的偉大貢獻,倡導堅持正確二戰史觀、堅決維護戰后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卡昂和平紀念館坐落在法國北部城市卡昂西北郊,建立在一處二戰時期德軍地下指揮中心的遺址之上。“作為親歷戰爭的一代人,紀念館創始人、前卡昂市市長讓—瑪麗·吉羅希望把紀念館建在戰爭真正發生的地方。1944年同盟國軍隊在諾曼底登陸當日,德軍正是在此地發出的作戰命令。”卡昂和平紀念館館長克萊貝爾·阿胡爾向記者介紹道。

  紀念館建筑主體正中的一道“裂痕”,象征著戰爭對歐洲造成的撕裂與創傷。參觀者沿著“裂痕”進入展館。在“二戰”展區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37年日軍入侵南京的畫面,一旁是自甲午戰爭以來的日本侵華地圖。“在歐洲,二戰於1939年爆發,但在亞洲,戰火早已燃起。這場戰爭既不始於歐洲,也不止於1945年5月8日歐洲戰場的勝利。我們堅信,用全球視角講述二戰歷史,才能讓人們真正理解這場戰爭對人類命運的深遠影響。”阿胡爾說。

  據了解,卡昂和平紀念館是歐洲極少數展示南京大屠殺內容的博物館之一。2016年,這裡曾展出“共同見証: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向西方民眾介紹發生在中國的這段歷史。阿胡爾說,在世界范圍內,人們對二戰亞洲戰場的記憶不如歐洲戰場。“我們也注意到了這種‘記憶不對稱’,紀念館的責任正是去糾正這一點。”

  “我非常希望在卡昂再次舉辦關於中國的展覽,不局限於某一事件,而是講述中國的歷史——跨越世紀的文明演進、人民的經歷,還有那些戰爭記憶。”阿胡爾表示,秉持著獨立、自由與友好的原則,法中博物館可以在學術交流、展品互借、聯合策展等方面深入合作。

  作為二戰時同盟國軍隊登陸作戰和歐洲解放的重要標志地,卡昂所在的諾曼底大區有不少與二戰相關的紀念館,卡昂和平紀念館則從更為宏觀的人類與社會視角講述歷史。“我們的使命不僅是回顧20世紀至今的戰爭歷史,更重要的是幫助人們理解戰爭的成因,思考和平的條件。”阿胡爾說。

  採訪當日,記者遇到一隊來自巴黎大區塞納—馬恩省的小學生。他們上午在這裡參與主題課堂,下午由講解員帶領參觀館內展區。紀念館每年接待近80萬名參觀者,其中學生數量約佔1/7。“隨著歷史慢慢遠去,教育必須發揮首要作用。我們有責任教育下一代銘記歷史、珍視和平。”阿胡爾說。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卡昂和平紀念館將舉辦多場展覽與文化活動。“1945年歷史意義重大,二戰歐洲戰場的勝利、納粹集中營的最終解放和亞洲戰事的結束都在這一年發生。”阿胡爾強調。

  2024年,該紀念館對“抵抗”主題展區進行了全新布置,展線從原本的13米擴展至47米,融入大量實物、影像和証詞,呈現二戰期間各國人民的抵抗行動。“在新的布置中,我們重點突出‘抵抗’一詞,正是為了強調其多元性。”阿胡爾說,“抵抗不僅發生在法國,也遍布整個歐洲與世界其他地區,既包括集體行動,也包括個人抗爭,跨越了階級、意識形態與國界。我們想強調的是,歷史是由人民共同參與和創造的。”

  面對地緣緊張局勢不斷加劇,阿胡爾表示:“我們觀察到極端民族主義回潮、仇恨言論擴散的危險信號。越是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我們越應重申教育、外交與對話的重要性。”

  (本報法國卡昂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1日 02 版)

(責編:王先進、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