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忠
2025年05月07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進一步動員激勵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是萬眾一心的偉大征程,也是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奮斗目標,為每一個勞動者成就夢想開辟了廣闊舞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時代價值和戰略意義,更好激勵勞動者自覺把個人成長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為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主力軍作用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相關重要論述,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提供科學指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2015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始終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相關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提供了科學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與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勞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范疇。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勞動在人類的生產、人和人類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學說。這一學說深刻揭示勞動的本質,指出“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勞動至上、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都是其基本觀點。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為基石,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作出全面系統闡釋,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怎樣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既與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一脈相承,又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這一學說,將勞動與創造、勞動創造與歷史進步、勞動創造與人生幸福統一起來,極大深化了我們黨對勞動、勞動價值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習近平總書記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科學內涵的精辟概括,對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要求,具有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比如,以“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的格言來說明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又如,用“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古訓來表明中華民族是勤於勞動、善於創造的民族。習近平總書記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闡釋,都體現著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關於勞動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不是憑空出現的,其產生和發展既以勞動實踐為基礎,又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而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成為當代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之一和繼續前進的不竭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偉大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我們黨在領導中國工人運動的偉大實踐中,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並結合具體歷史時期的實際情況,總結出反映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文化內涵,具有中國特色和實踐品格的標識性理念和主張,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等等。可以說,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孕育於革命戰爭年代,形成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展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光大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展現我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品格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展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充分証明,我國工人階級不愧是中國共產黨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不愧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階級,不愧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不愧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依靠勞動創造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不論是改革開放前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還是新時代贏得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勝利,實現由解決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根本上都是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回顧黨百余年奮斗歷程,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社會如何發展,工人階級始終緊跟黨的前進步伐,始終堅定走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最前列,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中建立了不朽功勛。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同樣離不開工人階級的開拓進取。要繼續充分展現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巨大引領價值,更好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探索性事業,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必須依靠工人階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還存在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推動事業發展。比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技術,離不開一支信念堅定、技藝精湛、走在前列的工人階級隊伍,在解決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的艱苦道路上奮力前進。第一代高鐵工人李萬君,一把焊槍助推中國高鐵速度,破解“復興號”提速瓶頸﹔航天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先后攻克航天焊接領域200多項技術難關,將發動機泵前組件合格率由29%提升到92%﹔貴金屬冶煉工潘從明,改進貴金屬提純工藝,練就了觀色辨金的“絕活”……沒有工人階級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苦練內功、提高本領,就不能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就不能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開創性事業,戰勝風險、迎接挑戰必須依靠工人階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前無古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不確定、難預料的風險挑戰。新時代,工人階級在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拼搏奮斗、爭創一流、勇攀高峰,展現了敢打硬仗、勇挑重擔的時代風採,成為我們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的深厚力量和堅實支撐。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不論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新興產業持續增長,不論是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還是數字經濟迭代創新,都有賴工人階級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推進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中攻堅克難、拼搏奉獻。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工人階級發揮主力軍作用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偉大事業鍛造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時代條件和社會群體怎樣發展變化,我國工人階級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動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不容動搖”“新時代新征程,必須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匯聚起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磅礡力量”。更好激勵工人階級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必須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弘揚勞模精神,形成榜樣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新創造。勞模是卓越的勞動者,是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是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梁。要以勞模精神啟智潤心,激勵工人階級在平凡崗位上敢闖敢干、建功立業,以職業精神、專業精神爭創一流、爭做模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形成榜樣的力量,感召、鼓舞更多普通勞動群眾“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踴躍投身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不斷在自己的辛勤勞動、無私奉獻、開拓創新中把中國式現代化推向新的歷史高度。
弘揚勞動精神,匯聚廣泛力量。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隻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隻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要大力弘揚勞動精神,激發勞動熱情、創新潛能、創造活力,激勵廣大勞動群眾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依靠勤勞雙手、勞動創造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為時代強音。廣大勞動群眾發揚勞動精神、揮洒點滴汗水,必將匯聚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向前發展的澎湃洪流。
弘揚工匠精神,培育時代新人。工匠精神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精神血脈。《詩經》中吟誦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長城、故宮的宏大壯觀,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動體現。工匠精神激勵勞動者練就卓越技能,能夠更好促進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在各行各業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在生產車間,就要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生產優質的產品﹔在田間地頭,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贏得豐收﹔在商場店鋪,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無欺,提供優質的服務,激勵廣大勞動群眾勤學苦練,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積極創造條件
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強、有機融合,必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能。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必須積極創造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有利條件,更加有效激勵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建功立業、創新創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勠力同心、接續奮斗。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持續做好工人階級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工人階級心中落地生根。特別是要結合實際做好網上思想政治引領,適應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新形勢新特征,創新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用直接直達的傳播手段和更加生動活潑的表達形式,努力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切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真正做到群眾在哪裡,思想政治工作就跟進到哪裡。鼓勵支持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參加國情研修,鼓勵支持產業工人參加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筑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應通過強化理論武裝,引導廣大勞動群眾進一步增強主人翁意識,增強自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讓廣大勞動群眾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關鍵是要全面加強對勞動者各方面權利的保障。要著眼於實現共同富裕,穩步增進廣大職工和勞動群眾福祉,強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權重,有序提高勞動、技能、知識、創新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權重,不斷增強廣大職工和勞動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完善勞動法律法規,規范新就業形態勞動基准,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切實維護好勞動者在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技能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中國式現代化既鼓勵優秀勞動者脫穎而出,也為普通勞動者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廣闊舞台。要營造穩定良好的經濟環境,健全就業促進機制,積極促進就業崗位增加和就業質量提升,不斷擴大勞動者的就業機會,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造良好環境。加強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增進全社會對技能人才認可認同,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社會環境,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更好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廣大勞動群眾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態勢,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根據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轉型等方面的實際需要,創造更多職業培訓、勞動技能提升機會,健全職業發展體制機制,暢通技術工人成才通道,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造有利職業環境。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7日 0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