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信訪工作條例》實施3年來——

努力實現“案結事了”“事心雙解”

本報記者  金  歆

2025年05月03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

  2022年5月1日起,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信訪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

  《條例》是新時代信訪工作的基本遵循。3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將《條例》精神和規定落到實處。在此過程中,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信訪工作法治化不斷推進,信訪工作得以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堅持和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

  “情系百姓解水患,四下基層暖民心”。不久前,福建省莆田市幾名群眾將一面錦旗送到了有關部門。

  這件事的起因,還要從今年初說起。

  “我們小區一下雨就積水,有時水深甚至到膝蓋處。”今年初,莆田市委主要負責同志開展接訪活動,荔城區居民陳某在講述時,顯得有些激動:其居住的小區雨季積水嚴重,居民出行生活很是不便。

  接到群眾反映,莆田市接訪領導立即協調相關部門著手解決。荔城區第一時間成立專班,實地勘查,鎖定雨污混流加劇管網堵塞、涵洞長期未清淤等症結。隨后每日公示進度,接受群眾實時監督。3月底,工程比計劃提前一個多月竣工,“月巡查、季清淤”長效管護機制同步建立。

  “堅持和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落實、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協調、信訪部門推動、各方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地方黨委領導本地區信訪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信訪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條例》明確健全黨領導信訪工作的體制機制。作為其中的重要方面,各地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接訪下訪、閱辦群眾來信和網上信訪,包案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示范帶動各級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僅2024年,各級領導干部參與57.4萬人次,接待群眾108.8萬批次。

  3年來,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程度上不斷提升,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落實、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協調、信訪部門推動、各方齊抓共管的新時代信訪工作格局進一步形成。

  其中,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是加強黨對信訪工作領導的重要抓手。《條例》規定:“地方各級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在本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負責本地區信訪工作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協調處理發生在本地區的重要信訪問題,指導下級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工作。”

  北京市朝陽區外來務工人員劉某多次向信訪部門反映被拖欠工資的情況,因沒有勞動合同,且過了訴訟時效,勞動監察部門無法受理,劉某提起訴訟也很難被支持。

  面對這一情況,朝陽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積極搭建溝通化解平台,組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安等部門以及鄉政府等尋找用工單位,調查核實劉某相關工作事實。經多方核查並調閱有關合同原始資料,認定劉某工作情況屬實。隨后,信訪部門聯合相關部門約談用人單位,將被拖欠的工資追回並送到了劉某手中。

  據介紹,目前,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實現了省、市、縣、鄉四級全覆蓋。

  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

  3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對照《條例》不斷完善相關規范,信訪工作流程規范更為完善。

  走進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信訪接待大廳,迎面就是一幅信訪流程導引圖。從提出信訪事項,到最終獲得處理結果,信訪人信訪的每一步流程都很清晰。據介紹,陝西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依據《條例》和相關規定,繪制了《受理辦理法治化“流程圖”》,規范使用38種不同情形的告知書。

  據國家信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中央和國家機關中,有42家制定完善了依法依規處理信訪事項“導引圖”及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清單。

  各地積極落實《條例》及相關法規,推動信訪事項依法化解、實質化解。

  “本村征地多征40余畝,未按照規定對我補償到位。我要求補發征地補償費!”浙江省嘉興市某縣村民朱某因不服信訪事項的處置結果,向嘉興市政府提出了復核申請。據了解,朱某曾多次反映該事項,但因問題發生在十幾年前,且涉及多個部門,相互間轉辦協作和責任追究流程不夠明確,影響了問題的及時查清和解決。

  這次,復雜的問題有了法治化的解決路徑。復核期間,嘉興市有關部門先是依據《條例》和浙江省相關規定,組織調查組,赴涉事村對征地時情形進行核查,發現該村沒有違規征地,但確實在青苗費發放問題上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存在違規提取青苗費問題。

  於是,嘉興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落實《條例》規定,同時依據浙江省相關細化規定,對涉事縣發放工作提示單。

  有了法治化的制度作保障,很快,涉事縣對提取青苗費的問題進行了整改,切實保障了農戶合法權益。

  3年來,各地圍繞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維護秩序“五個法治化”,著力打通信訪“路線圖”。山東推出信訪處理意見“雙審雙簽”和答復預審、復查復核“三見面、四征求”等措施,推動信訪辦理有規可循﹔河北建立常態化省市聯合督導機制,對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重點問題進行督查督辦……

  “信訪事項的提出、辦理、解決都有了明確、清晰的規程,信訪部門得以更好引導人民群眾通過理性合法途徑表達利益訴求,矛盾糾紛也能更好化解在萌芽狀態。”國家信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做好人民建議征集工作

  《條例》明確規定,“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健全人民建議征集制度,對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工作,主動聽取群眾的建議意見。”

  做好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是《條例》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信訪工作質效、服務改革發展大局的重要方面。

  夜色深沉,江風輕拂。外賣員王師傅正駕駛電動自行車在黃浦江邊飛馳,馬上就能通過隧道過江,送完當天最后一單外賣。

  “以前,一到深夜,江上輪渡停航,下穿隧道、高架橋又因為安全問題不允許電動自行車通行。我們沒法‘隔江接單’,夜間出行的市民也不方便。”王師傅說,現在過江隧道有了供電動自行車行駛的道路。

  這一變化離不開上海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此前,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在市信訪辦挂牌成立,各區均成立了區人民建議征集辦。

  去年,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收到市民來信,反映夜間市民非機動車跨江難題,建議相關部門通過靈活、安全的方式,有條件開通隧道夜間通行。

  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門收到建議后,立即就非機動車通行的安全性以及周邊道路慢行交通的組織及管理措施開展研究。今年2月起,每天23時至次日凌晨5時,復興東路隧道上層專門開放供電動自行車通行。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特別是信訪部門,落實《條例》要求,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廣東形成省信訪局牽頭、各地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其中廣州市廣泛聽取群眾建議,促進了《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的制定出台﹔浙江先后制定《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的指導意見》《浙江省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辦法》等制度……

  國家信訪局負責人表示,將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條例》,努力實現信訪問題“案結事了”、信訪群眾“事心雙解”,奮力開創新時代新征程信訪工作新局面。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3日 04 版)

(責編:彭靜、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