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麗
2025年04月30日08:24 來源:學習時報
1949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的任弼時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了政治報告,這篇政治報告以《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為題收錄在《任弼時選集》中。這篇重要文獻強調要正確認識目前的形勢和任務,建設好青年團,充分發揮廣大青年的積極作用,使青年成為國家建設的得力助手。重溫這篇文獻,對新時代加強黨對中國青年運動的領導仍具有啟示意義。
“站在革命隊伍的前頭”
1949年4月,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力量已經基本上被人民的力量所打垮,不需要很久的時間,人民解放軍就可以在全中國取得勝利。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任弼時對當時的形勢與任務作了詳盡的分析。一方面是“我們現在接近於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在軍事上,我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人民解放軍在質量上和數量上超過了國民黨反動軍隊。與此同時,解放區的地域與人口不斷擴大和增加。另一方面是“我們面前又放著建設新中國的極為嚴重的歷史任務”。黨的工作重心將由農村轉移到城市,要恢復和發展工業和農業生產,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國防力量。面對這樣的形勢與任務,該怎麼實現發展?任弼時指出,“在動員人民力量的時候,必須著重動員青年的力量,充分發揮廣大青年的積極作用”。
對於青年的積極作用,任弼時引用了毛澤東在延安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演來進行說明,“‘五四’以來,中國青年們起了什麼作用呢?起了某種先鋒隊的作用”,“就是帶頭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隊伍的前頭”。任弼時指出:“在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一二九運動、八年抗日戰爭、抗戰以后的民主愛國運動和三年人民解放戰爭中,中國青年都曾站在英勇斗爭的最前列,對人民革命運動作了很光輝的貢獻。”在革命接近於全國勝利的時候,要發揮青年的積極作用,發揮青年先鋒隊作用,“一方面使青年積極參加和支援人民解放軍的最后進軍”,“另一方面使廣大青年積極努力參加各方面的建設工作,特別努力參加工業的恢復和發展,提高農業生產”。
任弼時還認識到,要將青年帶頭當先鋒與“先鋒主義”相區別,提倡青年帶頭當先鋒,但不能走到“先鋒主義”。他提出,“先鋒主義是不顧共產黨的領導,而企圖去代替黨的領導”,對於這種錯誤偏向,應當反對。他談道:“我們必需正確地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建立對於青年團的正確領導,才能使青年運動按照偉大的中國人民民主事業的需要正確地迅速地前進。”
保証黨“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
任弼時指出,過去的青年工作經驗証明,保証中國共產黨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才能團聚青年力量,中國青年運動才能正確向前發展。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歷次偉大的青年運動,所以獲得光輝的成績,都是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分不開的。如果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青年運動也就會隨之而受到某種程度的損失。他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青年最好的領導者和保護者”。
保証中國共產黨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有助於中國共產黨偉大事業的實現。任弼時認為,保証中國共產黨對於青年運動的領導,包含兩方面的內涵。一方面,中國青年運動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具體體現為:其一,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絕對必要性﹔其二,堅決執行和服從中國共產黨的政策決議﹔其三,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其四,對中國共產黨完全信任。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要履行對中國青年運動的領導職責。對於如何履行職責,任弼時指出,中國共產黨各級黨委要給予青年工作關心和幫助,把青年工作放在一個應有的適當位置上﹔各級黨委要深刻認識到加強對青年運動的領導是目前形勢下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任弼時還強調,要處理好“黨的領導”與“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獨立性”之間的關系。“在加強對青年團領導時,又應當注意尊重青年團在組織上應有的獨立性。”但是,必須清楚區別青年組織應有的獨立性與“鬧獨立性”的偏向。他指出,有些地方的青年組織,“不善於使青年運動與整個黨所領導的人民運動相結合,過分地強調了青年的特殊性,因而產生一種單獨去搞青年自己一套的鬧獨立性的偏向,這是錯誤的”。
“團結和教育青年一代”
為了加強黨對中國青年運動的領導,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通過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青年群眾的積極分子組織——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任弼時指出,“過去青年運動的經驗告訴我們,必須要有青年群眾自己的積極分子的組織,作為青年群眾中領導的核心,才更能有力地推動青年運動的發展”。青年團要在各種不同職業、不同工作部門的青年群眾中進行工作,其總的目標,在於團結和教育青年一代,“領導青年學習建設新民主主義中國的各種理論與實際”。
青年團要最大限度地團結廣大青年。在團結的對象方面,青年團不僅要團結青年學生,還要團結青年工人、青年農民和青年軍人。任弼時指出,“其工作陣地,顯然不應當限於青年學生的狹小范圍內,相反,是要把更多的注意放在開展工農勞動青年中的工作上”。在團結的方法方面,建立團組織以團結青年。在城市、農村、軍隊和學校建立團組織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在城市中,要最廣泛地發展團組織﹔在農村中,要有重點地去發展團組織﹔在學校中,要有步驟、有計劃地建立團組織。
青年團要管好青年教育。一是青年團要選派青年到干部學校和訓練班學習。任弼時指出,城市和農村中的青年團要供給大批優秀團員和青年工人、農民及革命學生知識分子,進到政府開辦的干部學校和訓練班裡學習,以培養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建設人才。二是青年團要領導青年學生學習建設新民主主義中國的理論和實際。任弼時認為,既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以及科學和技術知識,又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各種具體工作上的實際運用,強調“學習要和本身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工廠中的青年團員,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工廠中的熟練的模范工人﹔在農村中的青年團員,要努力使自己成為農村中的有知識的模范農民﹔在部隊中的青年團員,要努力使自己成為有文化的模范戰士或戰斗英雄﹔在學校的青年團員,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校中有思想的模范學生”。
歷史和實踐証明,隻有堅持黨的領導,中國青年運動才能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一百多年來,中國青年始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勇擔歷史使命,敢闖敢干。任弼時所作的政治報告,不僅在當時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啟示我們要繼續加強黨對中國青年運動的領導,組織動員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