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新聞公報

2025年04月27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5年4月26日,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舉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努爾特列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王毅,吉爾吉斯共和國外交部長庫魯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外交部長穆赫裡丁,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外交部長賽義多夫、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杜爾德耶夫出席會晤。

  會晤結束后,與會外長(下稱“各方”)通過以下公報。

  各方在友好、相互尊重的氣氛中舉行建設性對話,就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中國—中亞機制框架內各方共同關心的重點合作深入交換意見。

  一、各方梳理了2024年12月在成都舉行的中國—中亞外長第五次會晤成果落實情況,認為中國—中亞機制在加強地區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效促進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各方重申決心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二、各方就即將在阿斯塔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籌備工作及峰會擬簽署文件清單交換意見。

  外長們高度評價哈方為籌辦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所做工作,各方將繼續通過外交渠道保持密切溝通協作,確保峰會圓滿成功、取得豐碩成果。

  三、各方高度評價機制框架內成立的經貿、產業和投資、農業、交通、海關、公安內務、應急管理等部級合作機制所做高效工作,以及在促進中國—中亞機制各領域合作發展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四、各方支持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全面運營和孫煒東作為秘書長人選,認為秘書處為推動落實六國元首提出的倡議和任務發揮關鍵作用。

  五、各方重申在涉及彼此主權、獨立、安全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本機制各國內政。

  六、中亞國家高度評價並願積極踐行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

  各方主張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在國際法准則以及平等和尊重彼此利益基礎上解決一切地區問題。

  七、各方重申支持多邊主義,支持國際貿易規則,不認同單邊保護主義的做法,將為此加強協調,形成一致立場,以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各方高度評價經貿領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指出在經貿部長會議、實業家委員會、海關署長會晤機制框架下進一步挖掘經貿合作潛力十分重要,支持加強數字貿易和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

  各方歡迎在中國—中亞機制成員國舉辦進出口展覽、商務和投資活動,提升貿易規模,加強經貿合作。

  八、各方指出,在機制框架內加強投資合作、擴大產業合作、保障產供鏈穩定並提升效率十分重要,歡迎哈方舉辦第二屆中國—中亞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

  九、各方願深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互聯互通和綠色經濟領域實施互利合作項目,挖掘交通走廊和貨運潛力,保障合作項目平穩順利推進。

  各方致力於進一步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哈薩克斯坦新經濟政策、吉爾吉斯斯坦“2026年前國家發展綱要”、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國家發展戰略”、土庫曼斯坦“復興絲綢之路”戰略和“新烏茲別克斯坦”2022—2026年發展戰略等中亞國家發展倡議和戰略的協調與對接,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形成深度互補、共贏的合作新格局。

  各方高度評價中亞國家元首協商會晤機制,認為該機制是就鞏固地區團結、保障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全面深化關系等現實問題協調立場的重要區域性平台。

  中國—中亞交通部長會議機制切實開展協作,共同實施交通物流領域合作項目,包括開展中國—中亞可持續交通人文交流合作和中國—中亞國際道路運輸行車許可証電子化合作,各方對此高度評價。

  各方強調,必須提升中亞作為最重要的跨歐亞交通樞紐的地位和作用,深化中歐(亞)班列合作。

  十、各方將繼續開展工作,在保障國際能源和糧食安全、發展國際交通物流線路、保障關鍵商品供應暢通方面提升中亞作用。

  十一、各方指出,中國中亞農業領域合作潛力巨大,願加強中國—中亞農業部長會議機制工作,共同促進農產品貿易,加強糧食安全,通過創新技術應用和擴大相互農產品貿易推動農業發展。

  各方將積極發展智慧農業,就節水、綠色等高效技術和先進做法交流經驗。

  十二、各方重申,應全面發掘中國中亞能源潛力,擴大能源合作,包括發展可再生能源、實施低碳能源合作項目。

  十三、各方歡迎:

  ——2025年4月4日至5日第一屆撒馬爾罕國際氣候論壇在撒馬爾罕成功舉行,認為該論壇是推進氣候穩定性領域合作的重要舉措﹔

  ——2025年5月29日至31日在杜尚別舉行國際冰川保護高級別會議﹔

  ——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13日在撒馬爾罕舉辦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

  ——2026年在哈薩克斯坦舉辦地區氣候峰會,峰會將有助於系統化整合地區內現有和計劃中的氣候方案,制定協調一致的氣候行動戰略﹔

  ——2027年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辦“比什凱克+25”第二屆全球山地峰會,落實第7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山地可持續發展決議》,該決議宣布2023年至2027年實施《山區發展五年綱要》,旨在加強山地議程及其后續有效落實的國際合作。

  各方支持塔吉克斯坦關於全球水問題的系列倡議,包括“水促進可持續發展”2018—2028十年行動倡議和確定2025年為國際冰川保護年,認為這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全球可持續發展。

  十四、各方願支持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充分發揮經貿合作平台作用,支持伊爾克什坦口岸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園工作。

  十五、各方認為,有必要加強自由經濟區之間的合作,簡化機制各方參與的程序。

  十六、各方指出,合力完善減貧、增加就業和民眾收入等領域政策十分重要。各方願通過開展專家交流和先進方法互鑒加強在上述領域合作。

  十七、各方指出擴大媒體合作、人文合作十分必要,包括開展學術、青年交流,聯合舉辦文化和體育活動。

  各方歡迎盡快成立中國—中亞教育部長會議機制並舉行首次會議。

  各方願繼續加強全方位教育務實合作,將共同辦好魯班工坊、孔子學院等教育合作項目。

  各方對在哈薩克斯坦舉辦第五屆中國—中亞智庫論壇表示歡迎,認為該論壇是就中國—中亞機制未來發展開展交流並提出建議的重要平台之一。

  各方願積極參與今年5月、6月在阿斯塔納舉辦的中國—中亞媒體合作論壇、中國—中亞通訊社論壇、中國—中亞人文交流活動。

  各方指出塔吉克斯坦倡議的聯合國大會決議草案的重要性,該決議旨在建立中亞人工智能自我監管機制,設立用於整合算力網絡的區域人工智能中心,成立聯合研究中心。

  各方贊賞中方推動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歡迎中方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願共同推進落實聯大決議和《全球數字契約》。中方歡迎各方加入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之友小組。

  十八、各方願深化衛生領域合作,推進中醫藥中心建設,包括開展中草藥種植、加工合作,打造“健康絲綢之路”。

  十九、各方指出,在中國—中亞機制框架內進一步深化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願共同探討採取系列舉措,包括簡化簽証手續,為擴大中國和中亞國家間游客往來、中小企業合作創造便利條件。

  二十、各方重申,將鞏固地區和國際安全,共同打擊“三股勢力”、跨國犯罪、網絡威脅以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

  各方認為杜尚別反恐進程框架下的安全對話平台具有重要意義,並支持塔吉克斯坦提出的“為子孫后代建設和平的十年”的倡議。

  二十一、各方願在聯合國及其他多邊機制框架內繼續密切協調協作,嚴格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法准則,支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各方歡迎在阿拉木圖盡快設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亞及阿富汗區域中心。

  各方歡迎在杜尚別市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禁毒中心,認為這是應對毒品威脅的重要一步,將極大增進地區國家間協作。

  各方支持上海合作組織禁毒中心與中亞地區禁毒信息協調中心密切合作,願定期開展聯合禁毒行動,並強調上海合作組織禁毒中心同中亞地區禁毒信息協調中心協調對接的重要性。

  各方願在落實哈方關於建立國際生物安全機構倡議框架內深化合作。

  各方指出,在聯合國及其他多邊平台框架內加強對話與合作,及時就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交換意見、協調立場具有重要意義。

  二十二、各方感謝哈方高水平舉辦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

  二十三、各方商定於2026年在中國舉辦下次中國—中亞外長會晤。

  (新華社阿拉木圖4月2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7日 03 版)

(責編:彭靜、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