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龍
2025年04月22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等 |
茶飲品牌縣域門店銷量大增,縣城影院一票難求,鄉村咖啡店引領新潮流……火熱的縣域消費折射出縣域經濟的蓬勃活力。縣域不再是城市的“跟跑者”,而成為城鄉消費雙向流動的重要節點。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破城鄉界限——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累計支持1489個縣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累計支持建設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800個。全國已建成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34.6萬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超過95%。
便捷的交通物流讓縣鄉居民消費體驗大大提升,不僅“收快遞”快了,“去購物”也方便了。在長三角地區,“一小時生活圈”成為“民生幸福圈”,城市居民到縣城消費和縣城居民到城市購物成為常態。
產業協同發展奠定消費升級基礎——
在江蘇昆山,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不僅推動縣域經濟做大做強,更有效提升縣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浙江安吉,竹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解鎖寶藏小城更多玩法的同時,探索出共富新路徑。產業發展帶來收入增長,“腰包鼓了”的縣鄉居民正在重塑縣域消費形態。
消費雙向流動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一方面,城市消費理念和模式加速下沉。連鎖品牌開設縣域門店,即時配送等新消費模式在縣域落地生根,消費者在縣城就能輕鬆實現“奶茶自由”。另一方面,縣域特色產品和服務也在加速“進城”。河南蘭考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從原產地直達城市居民的餐桌。雙向流動不僅豐富了城鄉居民的消費選擇,更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但同時,拉動縣域消費,還要注意方式創新。
有研究發現,文旅消費券的發放對縣域消費有顯著帶動作用。在發放消費券的過程中,應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引導更多消費者選擇鄉村的產品和服務。當前,許多縣域地區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等原因,產品和服務未能得到充分開發。促進縣域消費提檔升級,可以因地制宜挖掘這些地區的資源稟賦與文化內涵,推動城鄉進一步融合發展。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研究員,本報記者鄧劍洋採訪整理)
本期統籌:郭雪岩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2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