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加力、企業受益、消費者得實惠
本報記者 韓 鑫
2025年04月20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制圖:張芳曼 |
超億台!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8月加力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以來,截至4月10日,消費者累計購買以舊換新家電產品10035萬台。
提氣的數據、亮眼的表現,既顯示出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效能,也彰顯出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不到8個月超億台,如何做到?有何擴大效益?記者採訪了消費者、企業及行業專家。
市場——
政策加力熱度升
超億台的背后,是補貼政策的加力“上新”。
北京朝陽,“空調補貼數增至3件”,市民李先生趁著政策優惠,一口氣在商場購買了3台空調,“品牌直降+‘國補’+商場優惠,3台節省近2000元,很劃算。”
浙江杭州,“電飯煲納入補貼范圍”,原價749元的智能電飯煲,市民李女士花了599元拿下,“上午電商平台下單,下午就送到家,取舊換新一次搞定,很方便。”
消費者得實惠,家電企業也受益。
“補貼范圍不斷擴容,帶動產品銷量進一步增長。”海爾電器有關負責人說,政策帶動下,家庭多房間更換老舊空調的需求集中釋放。一季度,海爾旗下空調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超30%。
生產小家電的企業九陽感受同樣明顯。“20多個省份將廚房小家電等納入補貼范圍,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換新需求,也讓市場熱度快速高漲。”九陽有關負責人介紹,自參加以舊換新以來,九陽淨水器品類銷售額增長25%以上,電飯煲品類銷售額增長超10%。
主要電商平台也紛紛加力,京東消費者享受“國補”基礎上,還可額外獲得平台的舊機補貼﹔抖音商城針對包括手機在內的3C類數碼產品(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推出“國補”上新活動,覆蓋數十萬種商品。
“去年四季度,家電行業內銷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22.5%。”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介紹,政策加力、企業發力,熱度延續。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9.3%,自上年9月份以來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助推前2月家用電器行業營業收入增長9.9%、利潤增長10.3%。
產業——
市場驅動轉型快
超億台的背后,是供給側的升級“換新”。
2024年,以舊換新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佔比超90%,上千家企業發布數萬件綠色智能新品,綠色智能消費推動產業加速轉型。
——家電“換智”,成為以舊換新的主流趨勢。
“智能化是中國家電消費升級的主要方向。”徐東生表示,一方面,消費者換新時,會優先選擇智能家電﹔另一方面,智能化場景正成為消費市場新熱點,不斷推動家電以舊換新。
“在‘國補’驅動下,消費者更願意購買有數字技術支持、能帶來便捷體驗的升級產品。”九陽有關負責人舉例說,新推出的不粘零涂層電飯煲,可智能識別不同品種的米,再調整烹飪方法,讓米飯口感更佳,自參加“國補”以來,銷量已超40萬台。
經過10余年發展,我國智能家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主要家電品類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2024年,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廚房電器等市場的智能產品零售量佔比均超過50%,其中電視、空調、空氣淨化器等智能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已超75%。
——家電“煥綠”,成為以舊換新的突出特征。
“以舊換新政策降低了高能效產品的消費門檻,推動相關家電快速普及。”徐東生表示,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更傾向於高性價比的節能產品,而品質升級型的消費者則青睞智能技術賦能的綠色家電,不同需求共同推動產業向可持續發展邁進。
海信空調通過1200多個環境傳感器構建動態調控模型,節能效率提升36%﹔卡薩帝冰箱依托智能控電系統動態調節制冷功率,節能降耗﹔華為鴻蒙智家則以毫米波技術繪制全屋能耗熱力圖,可自動切斷無效能耗設備……在國家政策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下,家電行業加快綠色轉型。
回收——
需求旺盛效率增
超億台的背后,是回收體系的持續“更新”。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家電以舊換新激活了消費者的置換需求,也加速了廢舊家電從“閑置”到“回收”的流轉。
2024年,廢舊家電回收量超63萬噸,同比增長14.83%,規范拆解廢舊家電數量同比增長超20%﹔今年,預計全國廢舊家電回收總量將超過2億台。
“去舊”物流鏈更暢通。
北京推行“e回收”平台,市民掃碼預約、在線估價,舊家電回收“一鍵上門”﹔安徽要求商戶提供家電送新、收舊、拆裝一站式上門服務﹔重慶建立623個標准化回收站點,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2%。依托自建的大家電全國倉配網絡,菜鳥供應鏈在送新時,將舊家電取回暫存至集貨倉,積累至一定數量后,送至就近的家電拆解廠回收。政府、企業齊發力,進一步提升“去舊”效率。
“回收”產業鏈更完善。
為了讓舊家電妥善處置,海爾智家構建了“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全鏈路閉環體系。以廢舊冰箱的回收為例,用戶在海鯨回收平台提出回收需求后,48小時內便可上門回收,進入海爾再循環互聯工廠拆解。經過一系列自動化工序,一台廢舊冰箱可拆解出48%的鋼鐵、25%的泡棉、17%的塑料和少量其他金屬。金屬材料將被售往冶煉工廠加工再利用,塑料將進入再生車間形成新材料。
這樣的產品回收轉化已非個例。長虹電器在回收利用中,簡化用戶以舊換新操作流程﹔格力電器建立廢舊家電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去年底轉化再生銅料、鐵料、鋁料等80余萬噸……
“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激發消費潛力,還加速完善回收體系,形成‘經濟激勵—認知升級—行為轉化’的綠色消費良性循環。”徐東生表示,中國家電行業正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與理念升級,構建綠色消費新生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0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