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馬來西亞18歲的丁揚崗第一次跟著父親參會——
本報記者 李 剛 王 珂 羅珊珊
2025年04月17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走,一起再去廣交會。”
第137屆廣交會開幕前夕,馬來西亞三江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丁揚崗(Ting Youngkang)一邊收拾自己的行李,一邊電話聯系馬來西亞幾大商超採購商伙伴,結伴預訂了同一個航班前往廣州。
“老丁,咱們有沒有可能聯手引進中國香薰企業到馬來西亞生產?”電話裡,採購商伙伴迫不及待咨詢。兼任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中央理事、國際商務委員會主席的丁揚崗,被親切地稱呼為“老丁”。
1986年,丁揚崗的父親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父親說,那是一個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的‘神奇世界’,各種商品應有盡有。”老丁說,父親的描述讓他對廣州、對廣交會有了天然的親切感。
1990年,18歲的丁揚崗第一次跟著父親參加廣交會。從此,他便沒有錯過任何一次“廣交會之約”。
“大家叫我‘廣二代’。”老丁說,對這個外號,他引以為傲。
廣交會,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在老丁的心裡不僅僅是尋找合作機遇的平台,還有著別樣的意義。
“父親和我,兩代人的事業都與馬中友誼緊緊連在一起。盡自己的力量,推動暢通這座橋梁,這是父親的願望,也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老丁說。
得益於與中國企業長久合作,三江公司的業務從馬來西亞向泰國、文萊、新加坡等地開拓,產品甚至銷往印度洋群島國家。與此同時,三江公司也推動中國合作伙伴在東南亞快速發展。
“一個展會,能夠聚集3萬家出口企業、20萬名全球採購商,全面展示‘中國制造’整體競爭力,這就是廣交會的魅力。”丁揚崗充分發揮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的影響力,積極組織馬來西亞採購商和供應商參加廣交會。在總商會的組織和帶動下,許多會員企業都從廣交會中獲益。
“有一屆廣交會,我發現一家上屆參會的馬來西亞企業沒報名,便打電話詢問情況,對方說‘不敢再參會了’,理由是上屆廣交會上接到的訂單太多,還在努力趕工,不敢再接新訂單了!”老丁說,這個故事不脛而走,廣交會和中國市場的機遇更加深入人心,報名參加廣交會的馬來西亞企業倍增。
30多年過去了,丁揚崗從“小丁”變成了“老丁”,但促進馬中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心態始終沒變。
這次來廣交會,老丁不僅要採購商品,還要了解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會員企業的參展情況,了解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下馬中兩國進出口企業的現狀和應對之策。“我要掌握一手信息,制訂更好的計劃,為促進馬中經貿盡綿薄之力。”老丁說。
老丁告訴記者,“這屆廣交會,我們要重點看看汽車用品展位,包括汽車內飾、車載香薰等,這些產品在馬來西亞市場需求很大,中國產品具有廣闊的前景。”
透過廣交會的窗口,老丁能深切感受到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推進開放、擴大開放,中國一直說到做到。”
馬來西亞企業與中國企業優勢互補,雙方經貿合作凸顯了雙邊關系的韌性。“我堅信,兩國企業一定能抓住機遇,深化合作,攜手應對挑戰,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明天。”老丁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7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