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以“硬約束”破解中小企業“要債難”(縱橫)

孟亞生

2025年04月14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法律、監管、信用等多方面協同發力,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前不久,國務院公布了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旨在通過明確政府部門工作職責、規范支付行為、強化支付責任等一系列“硬約束”措施,破解中小企業“要債難”。

  中小企業是經濟增長、就業吸納與創新驅動的關鍵引擎。然而近些年,不少中小企業面臨“要債難”問題。這與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的話語權不夠、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相關。同時,相關法律法規執行不到位,對賬款拖欠行為的約束不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一旦賬款被拖欠,企業常常無力支付原材料採購費用,導致生產停滯,經營陷入困境﹔會打亂中小企業正常發展節奏,干擾企業准確預估資金回籠時間,使得投資計劃、研發投入、設備更新、市場拓展等戰略布局難以有效開展,最終削弱企業競爭力﹔還可能影響企業信用評級,增加融資難度,形成惡性循環,對整個產業鏈穩定造成一定沖擊。

  黨中央高度重視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這次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從制度層面規范了款項支付行為,加大了對拖欠行為的處罰力度,為中小企業追討賬款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其中,規定了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落實到位,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採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不得強制要求以審計機關的審計結果作為結算依據﹔等等。同時,規定了國家將建立全國統一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台,處理期限最長不得超過90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制度機制,通過監督檢查、函詢約談、督辦通報、投訴處理等措施,加大對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的清理力度。這些規定,將成為解決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的有力抓手。

  用“硬約束”破解中小企業“要債難”,也是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法律、監管、信用等多方面協同發力,才能讓這一“硬約束”真正落地見效,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在公平、有序、誠信的營商環境中蓬勃發展。

  (摘編自《新華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4日 09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