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14: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本期《書記談黨建》邀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全國青聯主席徐曉和共青團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委書記於文,共同探討如何以黨建帶團建,開創青年工作新局面。
提高思想政治引領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且長期的工作,共青團如何把道理講到青年心坎上,落實到行動中?
“為黨育人是共青團的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引領是關鍵。”徐曉指出,共青團開展思想政治引領,要立足新時代青年的思想行為特點和現實需求,著重在用“青言青語”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設計實施內涵豐富的實踐教育項目、創新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用好網絡新媒體技術手段這四個方面下功夫,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打造“南大學長說”項目、選拔培養“朋輩講師團”、打造“青年看鼓樓”國情教育線路……共青團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委主動對接團員和青年現實需求,為不同工作對象“量體裁衣”,有效提高了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把思政課講到青年心坎上,是基層團組織的一項重要課題。”於文表示,團鼓樓區委積極探索運用“青言青語”為青年講解黨的創新理論,建立了包括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優秀青年典型在內的“青年講師團”隊伍,深入各類青年群體開展常態化宣講。為進一步提升受眾的場景感、互動感,他們還聯動《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渡江勝利紀念館等見証近現代中國歷史大事件的愛國主義教育場館,引導團員和青年在實地研學中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深刻體悟作為新時代青年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與使命。
雙向互動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青年者,國家之魂。”加強對青年的政治引領,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抓實抓好。
“對於共青團來講,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徐曉表示,一方面要充分依托黨賦予的資源和渠道,把服務青年作為工作的生命線,為青年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另一方面還要大力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動員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挺膺擔當。
隨著《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深入實施,200余個地市提出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190余個地市將青年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中心大局。同時,各地共青團組織在黨委領導下,積極動員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重要領域奮勇爭先、擔當作為。
在長江現存唯一的鯨豚類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江豚的保護行動中,共青團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委發起成立“守護微笑天使”青年志願服務城市站點,引導團員和青年參加生態保護國際(南京)志願服務隊。“接下來,我們將動員更多青少年參與到長江大保護和守護江豚志願服務行動中來,展現我們年輕一代在綠色發展方面的責任與擔當。”於文表示。
推動新興領域團建走深走實
當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新興領域中的青年規模持續增長,推動解決新興領域青年急難愁盼問題成為各級團組織的重要工作。
去年5月,團中央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團的建設和工作的意見》,為深化新興領域團建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抓新興領域團建,要著力推動解決青年普遍性、現實性訴求,引導青年由‘服務對象’轉化為‘服務力量’,和我們一起服務更多的青年。”徐曉指出,2024年以來,全團實施“筑夢計劃”“伙伴計劃”等工作,持續開展“快遞從業青年服務月”等服務活動,指導建設全國6.9萬個“青年之家”“青年夜校”等,新興領域青年的獲得感、認同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做好聯系、服務、引導這些文章。”於文介紹,鼓樓區去年成立了航運物流服務產業鏈聯合團委,定期圍繞長江大保護、長江文化發展、航運新質生產力、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等主題開展活動,通過組織化方式將產業鏈上的青年聚在一起,幫助他們擴大“朋友圈”。
在“服務”層面,於文舉例談到,“三野燈”夜校由兩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創辦,起初是小工作室,學員增多后急需更大場地,但資金壓力較大。團鼓樓區委得知需求后,主動邀請他們成為“鼓樓青年夜校合伙人”,不僅解決了場地問題,還幫助他們將課程送進高校和企業,讓小小的課堂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也服務了更多的青年。(人民網 肖聰聰 實習生 賈宇軒)
相關專題 |
· 黨建要參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