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大幅減少資料調閱,全面精減談話范圍,督察人員效率更高——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減負增實效(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

本報記者  寇江澤

2025年04月12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前,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正在推進中,目前已完成三批對部分省份和央企的督察。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一個突出亮點。

  “負擔輕了。”被督察對象協調配合、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量大幅減少。不少地方和中央企業干部表示,“我只要統籌調度、專心快速把發現的生態環境問題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生態環境信訪件辦好就行。”

  “時間足了。”通過簡化配合保障,讓大家騰出更多的時間解決問題、推進工作落實。有的地方負責協調保障的人員表示,“調閱資料不僅少而且精准,不清楚的能及時跟督察組聯系溝通。”

  “步子快了。”督察組無論是在駐地開展工作,還是下沉現場督察,都反復強調減少陪同人員,避免非工作接觸,進一步提高了雙方工作效率……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督察緊緊圍繞《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等要求,在形式上做減法,在效能上做加法,完善方式方法,簡化工作流程,健全長效機制,實現了減負不減壓、督察增實效。

  為避免和防范形式主義和“一刀切”問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採取了很多舉措。制定印發關於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駐中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有關要求,明確堅決禁止打著生態環保幌子搞“一刀切”有關具體做法,並在督察中抓好貫徹落實。

  一方面,簡化督察接待保障、杜絕層層陪同。

  督察進駐前,專門致函被督察對象,明確簡化接待安排、減輕基層負擔等要求﹔進駐動員會上,專門強調為基層減負,明確配合保障“三個不要”(不要迎來送往、不要駐地陪同、不要看望慰問)、“三個越少越好”(現場陪同人員越少越好、車輛越少越好、展板展示越少越好)等具體要求。

  另一方面,督察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

  大幅減少資料調閱。各督察組進一步提高資料調閱的針對性和准確性,充分依托日常工作中建立的“一省一檔”,利用前期摸排和以往收集過的資料,不調閱時間過早的資料,不調閱網絡公開可查詢的資料,不調閱前期摸排已掌握的資料,不重復多頭調閱資料。與第二輪督察相比,第三輪督察有關省份督察組調閱資料減少48%,央企督察組調閱資料減少66%。

  全面精減談話范圍。聚焦“小切口”、精心“細安排”,隻與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以及生態環境密切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談話,大幅度減少談話對象人數。

  優化調整信訪轉辦。為防止被督察對象的工作人員“熬夜等任務”,各督察組統一上午9點移交前一天受理的群眾信訪舉報,同時督促被督察對象在分辦信訪舉報件時,應在白天移交。採用信訪組工作人員、負責人“雙審核”制的方式加強源頭把關,確保轉給被督察對象的信訪件信息准確,防止因地名、廠名、位置等信息不准增加被督察對象信訪件辦理負擔。

  一系列減負措施的落實落地,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有地方同志表示,減少了很多准備材料、陪同調研、陪同用餐的“繁文縟節”,大家有更多時間研究解決問題、推進工作落實﹔不少督察人員感慨,為基層減負的同時也是為自己減負,陪同人員少了,干工作更專心了,看現場時間更長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后續工作中,將結合正在開展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進一步細化實化工作舉措,既持續減輕被督察對象負擔,又不斷提升督察效能,與被督察對象同向發力,推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持續深化為基層減負。進一步提升資料調閱精准度、聚焦談話范圍、簡化服務保障、嚴格會議管理、簡化現場陪同,確保務實高效開展督察工作。

  二是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聚焦高質量發展和區域重大戰略中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重大生態環境破壞、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弱項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督察。突出精准科學依法,盯住普遍性、系統性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三是強化新技術新裝備應用。將“高科技”與“笨辦法”有機結合,加強衛星遙感、無人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拓寬督察人員獲取信息的渠道,既減少對地方和企業的打擾,又更加精准地發現問題,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是注重幫助解決問題。加強溝通指導,督察報告向被督察對象反饋后,第一時間向被督察對象介紹督察整改方案編制要點,為整改方案編制打好基礎。定期調度梳理,加強正面案例宣傳報道,充分發揮激勵先進、交流工作、引領帶動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2日 04 版)

(責編:李楓、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