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08:35 來源:中國軍網
在安徽省六安市東南方向30多公裡處的張家店戰斗烈士陵園內,高高地聳立著“張家店戰斗勝利及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高19.47米,代表戰斗發生在1947年。碑身形狀似3把大刀共同托起1面鮮紅的八一軍旗,寓意晉冀魯豫野戰軍(即劉鄧大軍)第3縱隊及其下設的第7、第8、第9旅。碑身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有“浩氣長存”。碑座正面刻有時任第3縱隊司令員陳錫聯題寫的“張家店戰斗勝利及革命烈士紀念碑”15個大字,背面刻有記述張家店戰斗的碑文。
站在巍峨的紀念碑下,默讀著碑文,70余年前張家店戰斗中解放軍沖鋒陷陣、浴血奮戰的畫面歷歷在目,槍炮聲、喊殺聲穿越時空,在耳邊回響。
一
1947年8月20日至27日,劉鄧大軍擊破國民黨軍20余個旅的圍追堵截,先后越過隴海路,涉過黃泛區,跨過沙河、渦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礙,勝利到達大別山地區。劉鄧大軍主力進入大別山后,和長期堅持在大別山斗爭、由劉名榜領導的游擊隊勝利會師。劉鄧指揮部當即留下部分部隊,在游擊隊配合下開展地方工作。
劉鄧大軍遵照中央軍委指示,乘敵追堵部隊被甩在淮河以北、大別山區極為空虛的有利時機,迅速實施戰略展開。第3縱隊在皖西,第6縱隊的2個旅在鄂東,迅速搶佔中心地區的數十個縣,肅清民團,發動群眾,開創根據地﹔第1、第2縱隊、中原獨立旅和第6縱隊的1個旅在大別山北麓的商城、羅山地區,一面牽制敵人,掩護展開,一面就地鋪開攤子,開展地方工作。
在劉鄧大軍主力實施戰略展開時,蔣介石慌忙令尾隨劉鄧大軍南下的23個旅追過淮河,分路扑向大別山,企圖乘我軍立足未穩,爭奪大別山這一戰略要地。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劉鄧大軍主動讓出一些縣城,集中各縱主力殲滅敵有生力量,並遵照中央軍委關於“集中注意殲滅中央系及滇軍”的指示,決定先打戰斗力較弱且比較孤立的滇軍整編第58師。
二
9月上旬,劉鄧大軍一部在商潢地區殲滅敵第58師1個團,擊退敵第85師。國民黨軍急令桂系主力第7師和第48師西援。此時,皖西僅留下敵第88師和第46師一部守備。劉伯承、鄧小平鑒於敵軍主力西調,決定抓住戰機,急令第3縱隊“趁敵西調,皖西空虛,迅急回師,放手殲敵”。根據指示,因前期參與圍殲敵第58師而西調豫南的第3縱隊第7、第9旅,自商城附近冒雨兼程回師皖西。
敵軍察覺我軍動向后,命第7師和第48師跟進至六安以西地區,妄圖聯合原部署在六安的第46師及剛由合肥進入舒城、桐城地區的第88師,對第3縱隊發起合擊。
10月3日,回師途中的第3縱隊與地方武裝配合,對進佔霍山縣城的敵第46師展開攻勢,使其倉皇退縮六安。與此同時,敵第88師師部及其第62旅選擇孤軍深入,由舒城向西北進犯,企圖重佔霍山。6日,原留在皖西堅持斗爭的第3縱隊第8旅20團在舒城以西南官亭地區給敵第88師以殺傷后,即主動撤出戰斗。敵軍不明我方意圖,自恃裝備精良、彈藥充足,仍無所顧忌地繼續向西進犯。第3縱隊司令部當機立斷,決定乘敵合擊尚未形成之時,集中主力殲滅敵第88師,命第8旅在毛坦廠地區集結待命,第9旅及第7旅大部向山王河東北之山地集結迎擊,第7旅一部部署在中店一帶打援。
10月7日,敵第88師從南官亭進至山王河以東地區時,遭我第9旅阻擊,在察覺我軍作戰意圖后,於8日拂曉掉頭北竄,企圖與六安守敵第46師會合。第3縱隊立即兵分兩路,跟蹤追擊敵軍。8日傍晚,敵第88師全部收縮至距離六安東南30余公裡處的張家店。
張家店周圍水塘和溝渠交織,稻田與山崗相間,易守難攻。敵軍憑借有利地形,立即據房為營,趕筑工事,除利用鎮周圍地形修筑外圍工事外,還在各要道處立樁布寨、挖掘塹壕,准備據險頑抗,待機突圍。
9日拂曉,敵第88師先以少數兵力分路進行試探性突圍,接著以小部分兵力向西南方向做牽制性出擊,以大部分兵力在炮火掩護下向我第20團陣地猛扑,企圖打開缺口,但均被我軍擊退。戰斗從黎明打到下午,我軍全體指戰員沉著應戰、頑強抗擊,打退敵人一次次進攻,未讓其越過陣地半步。15時許,敵軍全力突圍,仍未得逞,隻得固守待援。此時,陸續趕到張家店的第3縱隊主力將敵軍合圍。
9日黃昏時分,殲滅戰正式打響。經1個多小時激戰,我軍掃清敵外圍據點。22時許,總攻開始,我軍集中炮火向鎮內敵軍猛擊,迅速摧毀其防御工事,縱隊隨即從四面發起沖鋒。
10日凌晨,敵師部指揮所中彈起火,引燃附近草房,火勢借著風勢迅速蔓延,整個張家店頓時變成火海,敵軍陣營大亂。我軍乘勢發起猛攻,第9旅26團首先從南面突破,第7、第8旅同時向鎮內突入,各部一面奮勇殲敵,一面協助群眾救火。戰至10日拂曉,我軍斃傷敵500余人,俘敵4300余人,繳獲大量物資,戰斗勝利結束。
三
張家店戰斗的勝利,與第3縱隊第7旅21團對敵增援部隊的勇猛阻擊有很大關系。在戰斗打響前,為切斷盤踞六安的國民黨軍第46師對張家店之敵的增援,確保我軍主力順利圍殲張家店之敵,第7旅21團提前趕至中店槐樹崗一帶修筑防守工事,開展阻擊。
槐樹崗距六安僅10余公裡,距張家店約20公裡,是六安通往張家店的必經之地。在收到張家店敵人呼救后,敵第46師的3個團慌忙沿五裡塘、十裡崗前往支援,行至槐樹崗時,遭到我伏擊部隊的猛烈阻擊。敵軍連續沖鋒5次,均被我軍擊退。眼看增援不成,張家店之敵面臨被全殲局面,氣急敗壞的敵第46師呼叫飛機對我軍陣地進行轟炸。面對敵軍狂轟濫炸和猖狂進攻,第21團的戰士們毫不畏懼,頑強阻擊、堅守陣地。被圍困在張家店的敵第88師副師長急得放棄密電,直接用明語通過電台向第46師呼救。增援張家店的敵軍隨即發起更猛烈的進攻,一度突破我第21團右翼陣地,威脅到團指揮部。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我軍官兵毫不畏懼,與敵軍展開殊死搏斗,以血肉之軀阻擋敵軍3個晝夜。
10日清晨,一道電波傳來喜訊:“張家店殲滅戰已經結束,敵88師師部及62旅被全殲……”第21團的戰士們聞訊一片歡騰。3天來,敵人前后也不過前進了僅僅5公裡,最后被阻於距張家店僅15公裡的中店地區。
張家店戰斗的勝利,也與大別山區特別是中共皖西工委及皖西軍民的支援配合密不可分。為配合張家店戰斗,中共舒六縣委組織2000余名民工開展支前工作,組織擔架1000余副,救護傷員、搬運物資。皖西支隊第3大隊和區游擊隊也參加了戰斗,總計達2000余人,極大地支援和鼓舞了第3縱隊廣大指戰員。戰斗結束后,在部隊轉移至舒城附近休整時,當地群眾自發帶著大米、軍鞋等慰問品看望官兵。
張家店戰斗是我軍在無后方依托條件下,第一次取得的消滅敵軍1個正規旅以上兵力的重大勝利,是劉鄧大軍開展戰略大反攻、進軍大別山后的首次大捷,增強了廣大軍民的勝利信心,也打開了皖西斗爭的新局面。(胡遵遠 王鳳霞 余 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