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戰爭時期的“合同立功”

2025年04月08日08:2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戰爭時期的“合同立功”

  1947年,國共雙方在東北發生優劣態勢轉換的關鍵是四平戰役。當時解放軍沒有重火器,為了攻破蔣軍的美式堅固防御,三戰四平中發明了“四組一隊”戰術。所謂“四組一隊”,就是由火力組、梯子組、爆破組、突擊組,組成1個突擊隊,相當於1個排的兵力,下面有4個班。

  這個戰術在部隊推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戰士們對戰后評定功勛的做法有一些意見。原因是雖然東北民主聯軍公布了立功條例,但是戰后能立功的,不一定是那些在戰斗中表現非常英勇的人。尤其是犧牲的,沒有人替他們說話,挫傷了戰士的積極性。

  時任55團政治處主任在一線部隊了解這些情況以后,就發明了“合同立功”法。所謂“合同立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挂帥點將。在一個連隊裡先確定三個突擊隊長預選對象,然后給全連每個戰士發一顆黃豆,讓大家往三個對象背后的土碗裡扔豆子,最后數誰的豆子多誰當選。東北民主聯軍的部隊當時擴展得很快,吸收了大量解放戰士。所謂解放戰士就是俘虜兵,給他們在稱呼上以尊重,說你只是解放得晚了一點,所以叫解放戰士。這些解放戰士有的是在回家路上又被國民黨軍抓壯丁,被我軍二次俘虜的,叫“二進宮”。而“二進宮”的解放戰士往往在連隊裡被大家看不起,被認為階級覺悟差。他們自認為得不到領導信任,政治上也不求進步。由於搞了這種挂帥點將的選舉,“二進宮”的解放戰士往往當選。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幾出幾進的經驗,對國共雙方軍隊都了解。戰士們認為他們戰術好,槍打得准,跟著他們能打勝仗。戰士們是拿命來投票的,所以他們往往能當選為突擊隊長。士為知己者死,“二進宮”的解放戰士自尊心大增,積極性高漲。連裡舉行盛大的授旗儀式,一個大紅旗上面寫著“帥”字,由連長親自授給被選上的突擊隊長。然后這個“大帥”再選出他的“四大將”,就是4個組長,各組再選自己的組員,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互相充分信任的“夢之隊”。

  第二階段,分組操練。挂帥點將階段結束,接下來是在一個與敵人陣地相似的地形上,修一個模擬陣地,讓這“四組一隊”反復在上面操練,一直練到有肌肉記憶為止。他們的配合達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即使是在炮火連天、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能做到跑不錯路,送不錯位置,炸得准、打得狠。這個階段叫“藝高人膽大”。

  第三階段,簽訂“生死合同”。“生死合同”不是領導和戰士簽,而是戰士和戰士簽,火力組跟梯子組簽。合同上寫著:沖擊發起后,你只要用機槍壓制1號碉堡,讓它5分鐘內打不出槍來,我就有義務給你請功。你活著就是大功一件,你死了就是烈士。當時立功條例明文規定:如果是烈士,地方政府一次撥付5000斤高粱米。按當時的消費水平算,足夠這個家庭吃10年。老人可以送終,孩子可以養大,這樣就導致了所有的戰士在戰場上奮勇爭先。因為戰斗中第一個犧牲的往往是機槍射手,以往最缺的也是機槍射手,現在“合同立功”使所有人都想當這個機槍射手。

  這個合同是一環扣一環的。梯子組跟爆破組簽,爆破組跟突擊組簽,突擊組跟紅旗手簽,紅旗手跟連長簽,形成了一個遞進的鏈條,所有戰士的訴求都是鏈條中的一環。他們互相之間有監督作用,誰都不可能在裡面打馬虎眼。

  “合同立功”這個方法被運用在了第四次攻打四平的戰斗中。有個隊長是“二進宮”的解放戰士,希望通過這次戰斗能入黨。戰斗發起之前,他第一個沖上陣地去看地形。當時那座碉堡只能容下4個人,他嫌碉堡觀察孔太小看不清,就自己跑到外邊去看。連長說,你不要命了!他說,我擔負了一個突擊隊的責任,如果我看不清楚,那所有的戰士都完成不了任務,所以我必須看清楚。

  第四次攻打四平的戰斗,上級提前發起了攻擊。由於頭一天晚上戰士們吃了大餐,鬧肚子。早晨攻擊之前,突擊隊長正在草叢裡方便,一看信號彈騰空而起,提起褲子就往前面跑,夾起個炸藥包就上去了。跑了一半褲子掉了,他仰面朝天系褲帶。第二爆破手在后面看到,說:“壞了,‘大帥’挂了,我得上!”第二爆破手就爬到他的跟前。這個隊長說:“你為什麼上來,我這不好好的嗎?”“你臉朝上,誰知道你好好的呀?臉朝上不就是挂花了嘛!”他說:“你等著,我給你炸。”他一個翻身就上去了,原本計劃走右邊,到前面一看,發現右邊是兩道鐵絲網,而左邊隻有一道鐵絲網,於是臨時改變計劃。15分鐘突破,無一傷亡,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合同立功”的方法被第7縱隊政治部主任袁升平報到了東北民主聯軍。東北民主聯軍批准推廣到所有縱隊,使得部隊戰斗力大增。

     (摘編自《黨史博覽》2024年第12期 楊南征/文)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