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這些負擔也該減(大家談·持之以恆為基層減負②)

2025年04月02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為基層減負,非一日之功,必須久久為功。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既要扭住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老問題,也要警惕改頭換面新表現。本期大家談選刊3篇來稿,與讀者共同探討。

  ——編  者  

  

  警惕“視頻形式主義”

  賀海峰

  介紹美景美食、講述發展故事,當下,許多地方積極擁抱短視頻。憑借可視性強、傳播快等優勢,短視頻已成為政務公開、服務群眾的好幫手。

  網絡素養不可或缺,可一旦大事小事都要拍視頻,就會異化為“視頻形式主義”,加重基層干部負擔。筆者在走訪調研中發現,個別地方在拍視頻、做展示上出現“內卷”。法治宣傳、環境整治、評選表彰等,但凡有活動,短視頻就是“標配”,連匯報、迎檢都需要短視頻“撐場面”。為了保証視頻質量,有的街道、村鎮只能將業務外包,無形中又增加了財力負擔。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短視頻的價值值得重視,但也需要用好用實,不能為拍而拍、為發而發,也沒必要動輒考核排名。腳本完整有新意,畫面清晰有美感,剪輯流暢有看頭……短視頻拍攝制作有一定門檻,大部分基層干部不是科班出身,也並非專職從事相關工作,追求“盡善盡美”並非易事。減輕短視頻拍攝制作壓力,要嚴格控制數量,同時也可有針對性地補充專業人才,組織視頻拍攝剪輯專門培訓。

  多些效果意識,也考慮基層實際,才能讓短視頻為基層工作增光添彩。

  

  嚴格規范干部借調

  馮倉福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明確,“上級機關、單位原則上不得從縣及以下單位借調干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健全從縣鄉借調工作人員從嚴管控長效機制。”規范借調干部,有助於切實減輕基層負擔、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干部借調導致基層負擔加重,問題由來已久。比如某鄉鎮,常年有七八個人被有關部門借用,這些人名字在鄉鎮,工資、福利也在鄉鎮,但不在鄉鎮上班,嚴重影響鄉鎮的工作安排。對基層單位而言,“小馬拉大車”本就不易,但由於關系不對等,遇到“借人”要求,往往無法拒絕。有的借調干部,既要負責借調單位工作,原單位的活兒也不能撒手不管,兩頭奔忙實屬不易。借調,本應“有事才借,無事即返”,但超期借調、任意借調等,讓其變了味、走了樣。

  應強化源頭治理和制度約束,嚴格借調程序、規范借調干部管理、關心關愛借調干部。比如,廣西把“借調干部”納入制發文件與為基層減負一致性評估審核事項清單。同時,要嚴防以“跟班學習”等隱形形式違規借調干部。嚴格規范干部借調,把已有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定下來,才能更好為基層減負。

  

  少一些“全員出動”

  殷建光

  個別地方和單位存在一種“全員出動”傾向:無論何事都要全員出動、全員值班,以此來彰顯力度大、標准高、要求嚴。這樣一來,不僅基層工作人員的正常休息得不到保障,還會造成職責錯配、工作低效等問題。

  人力、物力是有限的,精准合理配置很關鍵。以春節期間的消防安全為例,職能部門主動作為、各盡其責,該排查的排查到位、該監管的監管到位,有助於防范風險隱患。為防范發生火災問題,要求基層工作人員都要到小區和門店值班,既沒有必要,也混淆了工作人員的職責,容易影響到人員所在部門單位的正常運轉。把工作任務、責任層層下移,事事變成基層“全員出動”,未必真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催生更多問題。

  干工作、抓落實,必須堅持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特殊時期、特殊情況,全員上陣,能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抓落實過多依靠“全員出動”,背后有思想觀念問題,也有工作方法問題。聲勢不等於落實,更不等於實效。明晰權責,各條線、各部門各司其職,把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方能抓出落實成效。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2日 05 版)

(責編:彭靜、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