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磨刀村的“紅軍樹”

2025年03月26日08:4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磨刀村的“紅軍樹”

  蔚竹口鄉馬井自然村有一條通往廣西的邊界山路,1931年1月,百色起義創建起來的紅七軍在總指揮李明瑞、前委書記鄧小平、軍長張雲逸的率領下,從廣西根據地千裡轉戰井岡山,曾經從這裡路過,並留下“紅軍樹”的故事。 

  1931年1月9日,紅七軍4000余人經歷反動派多次圍追堵截,從廣西全縣渡過湘江經道縣進入江華。12日紅七軍翻過勾挂嶺到達大圩,14日從賀縣開山翻越大麻山到達桂嶺圩,15日部隊原地休整3天,在桂嶺,根據部隊實際的情況進行整編,將兩個師整編為兩個團,原十九師改編為五十五團,師長龔鶴村任團長,鄧小平任政委,原二十師改編為五十八團,師長李明瑞任團長,麥農本任政委,軍部直屬機關改編為特務連,李天佑為連長。前委決定兵分兩路,五十八團從桂粵邊界大鷹山一帶進入廣東,五十五團沿湘桂邊界仙鶴塘山脈進發廣東。 

  16日傍晚,五十五團離開桂嶺前往蔚竹口,請當地挑夫胡桂彪帶路。紅軍開往豪界圩途中,胡遇見挑腳轉回的趙自現(解放后任江華瑤族自治縣首任縣長),胡告訴特務連說:“我認識他,是貝江沖瑤人,熟悉山路。”先頭部隊就請趙自現帶路到貝江沖。路上,趙自現得知部隊要從豪界到蔚竹口再到大錫、碼市、連縣,建議選擇豪界圩到馬井、途經冷水、張家洞、磨刀、韭菜坪翻越天鶴塘到達大錫的行軍路線。首長認為,此路偏僻安全,同意開進。 

  16日下午,鄧小平等軍團首長率紅七軍五十五團1300多名紅軍戰士,從豪界出發途經蔚竹口鄉馬井、冷水、張家洞、磨刀、上塘五個村十幾個偏僻瑤寨,為尊重少數民族,決定不進房子,當晚在長沖口山上露營。當晚,部分紅軍戰士因誤食桐油導致腹瀉,由於缺醫少藥,再加上連日行軍的疲憊,40多名紅軍戰士倒下了,將生命永遠定格在江華大地上,被集體安葬在磨刀村一個地名叫“三鶴抱頸”的地方。為以后確認墓地位置,紅軍出發前,在墓地旁的一棵楓樹上刻出一個五角星的形狀,並在旁邊一顆大石上刻上“界標址”字樣以便日后尋找。這株數丈高的楓樹因刻有五角星,附近又掩埋了眾多紅軍戰士,當地村民稱它為“紅軍樹”。紅七軍休整一天后,18日下午由長沖口翻過仙鶴塘由三界碑到達大錫,再往安寧、碼市、竹市進入廣東連縣,然后轉入中央蘇區,並入中央紅軍。 

  紅軍經過蔚竹口時,當地百姓受到敵人的反面宣傳,都躲上了山。為了獲得他們支援,戰士們便分成若干工作隊去山上尋找。瑤民們陸續回到家,看到他們屋裡屋外的東西都原封未動,而戰士們卻露宿村外受凍,吃著清水煮野菜,十分感動。大家把紅軍戰士請到家裡吃飯,有的把家裡的糧食和臘肉送給戰士們,紅軍戰士送給村民德國制馬燈、紅軍指揮刀、大刀、長矛、銅壺等物品,大家親如一家,瑤族人民見証了紅軍嚴明的紀律和愛護百姓的光榮傳統。 

   (摘編自《江華紅色印記》 線裝書局出版社)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