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第二場委員通道,關注身邊也關心明天(現場·委員通道)

本報記者 王 瑨 孫佩瑾 何 娟

2025年03月08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0位委員接受了記者採訪。

  

  徐曉蘭委員——

  讓制造業踩上“風火輪”

  關鍵詞

  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千行百業?

  用數據說話。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徐曉蘭給出了一組數據:“如今,工業互聯網已經應用到49個國民經濟的領域,實現工業大類全覆蓋,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53萬億元。”

  用案例說理。“某汽車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聯通全球2000多個零部件企業的各種數據,實現從零部件到整車企業的供應鏈全球排產,供貨周期縮短20%,零部件的配給差錯率為0。”徐曉蘭說。

  最近火爆的DeepSeek,已應用於多個行業。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將為制造業帶來哪些新的可能?“通用大模型將會廣泛地應用於工業企業,通過‘通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形成‘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構架和體系。”徐曉蘭說,讓制造業踩上“風火輪”,跑出“數智化加速度”。

  

  羊毅委員——

  “空中之城”將不再是夢想

  關鍵詞

  低空經濟

  近年我國低空經濟乘勢起飛,“空中之城”的科幻場景會成為現實嗎?

  夢想已經照進現實。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特級技術專家、光電所研究員羊毅講了一個感觸頗深的場景:西藏定日縣地震救援中,在高原高寒的特殊條件下,無人機成功偵察到多處關鍵災情信息,表現出優異性能。

  運用日益廣泛。“涵蓋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應急救援等多個領域,能夠促進新消費,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重塑未來交通與物流格局。”羊毅表示,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我國低空經濟已迎來黃金機遇期,“‘空中之城’將不再是夢想。”羊毅對未來信心滿滿,建議從空域開放與管理、安全保障、技術創新和市場驅動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低空經濟應用規模化。

  

  王定華委員——

  教育家就在教師中間

  關鍵詞

  教師隊伍建設

  我國教師隊伍建設進展如何?

  “我國有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891萬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介紹,“一支又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教育家並不神秘,也不遙遠。”“教育家就在教師中間。”王定華舉了一個例子:過去,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自稱“Three Up百歲教書匠”,為表達對學生的尊重,每次上課都是站著——stand up﹔上課充滿激情,聲音洪亮、字正腔圓——speak up﹔講究教學的效率,鈴響課停——shut up。

  “希望啟動素質教育的升級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實行校長、教師適度的交流輪崗,讓好老師惠及更多適齡兒童少年。”王定華建議。

  

  張朝暉委員——

  到西部到基層接力奉獻

  關鍵詞

  青年志願服務

  數十萬名青年志願者20多年青春接力。這是為了什麼?

  答案寫在一張課桌上。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黨委書記張朝暉講了一個故事:中央團校的團史展覽館有一張寫滿志願者名字的課桌,它見証了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26年的接力奉獻。志願者跨越山海,用知識播種希望。

  答案寫在堅持中。在新疆和田,山東小伙艾樂鬆行醫11年,被當地群眾稱為“沙海小郎中”﹔中山大學大學生汪艷曾在西藏支教一年,研究生畢業之后,再次到林芝一中,扎根高原……西部計劃是一所大學校,在這所大學校裡,青年志願者奮斗、奉獻、成長。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張朝暉說,“我們一起為志願者加油,讓志願者的微笑成為當之無愧的、最美的中國名片!”

  

  方忠委員——

  物理學研究既美麗也實用

  關鍵詞

  基礎研究

  物理學基礎研究枯燥嗎?它的未來在哪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方忠用自己在該領域30多年的孜孜以求給出答案。“物理學是美麗的,物理學研究也有實用價值。”方忠介紹,20世紀以來,物理學基礎研究催生出很多重大的技術,晶體管、激光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都離不開物理學的基礎研究。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物理學的基礎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並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忠舉例,高溫超導、拓扑固態、量子科技等研究,電動汽車用到的鋰電池,都是物理學基礎原理催生出來的。

  方忠誠摯地發出邀請,希望有志從事物理學基礎研究的年輕人,能夠加入科學家的隊伍,為建設科技強國多作貢獻、作大貢獻。

  

  徐鳳芹委員——

  中醫藥走出去憑的是實力

  關鍵詞

  中醫藥

  中醫藥走出去靠什麼落地生根?

  “憑的是實力,靠的是療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原副院長徐鳳芹自豪地說。2022年,她帶隊赴柬埔寨提供中醫藥抗疫和特色診療服務。經過中醫治療,一名失聰20年的柬埔寨女孩逐漸恢復了聽力,喊出了“媽媽”,一名摔倒后長期坐輪椅的患者站了起來……“醫療隊在柬一年服務民眾3.4萬人次,復診率高達67%。”徐鳳芹說,中醫藥以其特有的療效推動促成了中國—柬埔寨中醫藥中心成立,成為中醫藥走出去落地生根的范本。

  這是中醫藥走出去的一個縮影。目前中醫藥已推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醫藥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中國處方,貢獻了中國智慧。”徐鳳芹說。

  

  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委員——

  快遞進村助力山貨出村

  關鍵詞

  快遞進村

  祖國西部的新疆烏恰縣有哪些特產?“肥美的牛羊肉、香甜的瓜果和高原雪菊等。”

  山高路遠,這些特產能運出來嗎?“幾年前,因為沒有打通快遞物流‘最后一公裡’,這些特產難以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改變始於國家‘快遞進村’工程的實施。”說起快遞進村,全國政協委員、烏恰縣政協副主席阿衣木沙·托合塔洪難掩喜悅,如今,快遞站點已經覆蓋每一個村落,大山裡的農牧產品通過快遞物流平台等銷往全國各地。

  “快遞進村,通達的是人心,點亮的是希望,讓農產品插上了翅膀,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笑容也越來越多了。”阿衣木沙·托合塔洪說。

  

  張樹新委員——

  螺螄粉搭乘新通道香飄海外

  關鍵詞

  開拓大市場

  一條新通道,魅力幾何?《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實施近6年,帶來哪些便利?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樹新開門見山:“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年開行量已經突破1萬列,運輸貨物品類超過1100種,通達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

  從重慶到東盟國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一輛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運輸方式,時間可以減少15—20天﹔2024年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的汽車及相關散件達到3.5萬標箱,同比增長25%﹔甘肅的土豆、重慶的檸檬、廣西的白糖,搭乘新通道班列銷往海外……

  “柳州螺螄粉借助新通道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飄海外。”張樹新說,西部陸海新通道也助力小產業開拓大市場。

  

  張興海委員——

  新能源汽車產業要繼續創新

  關鍵詞

  民營企業發展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連續10年全球排名第一。哪些因素造就了這個全球第一?

  談到這一來之不易的成績,全國政協常委、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認為有3個“離不開”:離不開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和市場化的資本參與,離不開廣大用戶的支持和喜愛,離不開汽車全產業鏈企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問界M9自上市以來,當年銷量突破了15萬輛。”張興海語氣中帶著自豪。

  不久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讓張興海“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信心倍增”。“民營經濟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大有可為。”張興海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繼續創新,行穩致遠、穩中求進,走向國際化,努力為汽車強國夢貢獻力量。

  

  楊鈺尼委員——

  非遺可成鄉村發展加速器

  關鍵詞

  非遺活態傳承

  什麼是非遺活態傳承?

  95后全國政協委員、鈺尼文化藝術傳承中心創始人楊鈺尼舉了個例子,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有一段蓮花盛開時用的配樂,正是用了活態傳承的貴州侗族大歌。千年的非遺之聲為電影增色不少。教孩子們跳舞作樂、唱哈尼兒歌,將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現代舞、流行樂等元素和傳統的非遺相結合……在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裡成長起來的楊鈺尼9年前返鄉創業,培養出3000多名小小傳承人。

  “我長大以后也要當傳承人”“以前刺繡只是愛好,沒想到現在可以靠它過上好日子”……一名7歲學員和一位刺繡阿奶的話,讓楊鈺尼很感動,“非遺可以成為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楊鈺尼說。

  楊鈺尼期待有更多青年投身非遺保護傳承事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08日 09 版)

(責編:唐宋、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