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10:18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
2月6日,隨著春節假期結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結斯鄉大壩村逐漸回歸平靜。2024年以來,經歷了國慶假期等旅游旺季,高峰期日接待1.5萬名游客的大壩村,逐漸摸索出了一條服務游客、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和鄉村治理有機融合之路。
2024年6月,串聯起小金縣與理縣的公路“理小路”火了。這條路全長96公裡,集雪山、森林、河谷、冰川、草甸等川西風光於一體,是不少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坐落於大壩村遠牧點的大二普風景區毗鄰“理小路”,原始古老的小木屋獨具特色。隨著“理小路”通車后人流的聚集,這裡逐漸成為網紅露營地、打卡點。
“游客大量涌入,但我們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服務管理能力跟不上,這不僅影響旅游形象,更影響村裡的發展。”大壩村村委會副主任蘇本強坦言。
如何搶抓“網紅路”機遇,帶領群眾吃好“旅游飯”,成了大壩村村“兩委”的新挑戰。
為此,村“兩委”在實地調研、磋商論証、專題會議后,成立集體經濟公司——橫斷秘境探索戶外有限責任公司,對集體資源統一規劃管理。一方面,以“微網實格”工作為抓手,建立旅游專屬網格,解決環境衛生差、亂擺亂放等管理無序問題﹔另一方面,規劃修建攤位42個,每個攤位年租金6000元,由村民承租經營攤位,同時建設停車場,以競拍方式出租經營權,破解經營無序問題。
大壩村還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到衛生整治、戶外救援、秩序維護、法律宣傳崗位,最大限度激發黨員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我們帶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協助規范文旅市場,村裡的旅游環境才能越來越好。”大壩村黨員劉厚喜說。
一系列改變,讓大壩村迎來更多游客,“理小路”沿線的風景以及各種燒烤、小吃讓游客贊不絕口。擺攤的大壩村村民佐仁宏細算了一下賬,高興地說:“游客多時,一天能掙5000多元。”
為更好地連片打造、聯動發展,大壩村村“兩委”規劃將村民遠牧臨時搭建的25個木棚統一提升改造為特色民宿。 “過去,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裡少了很多活力。如今,越來越多游客沿著‘理小路’來到大壩村,年輕人回來了,在家門口就能賺錢,日子更有奔頭!”大壩村村民、民宿老板鄧永平說。
“我們將攤位和停車場租金全部納入集體經濟,用於提升基礎設施、村公益支出、村民分紅。目前,集體經濟收入已超50萬元,是過去的20倍。”大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江潤均說,下一步,大壩村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積極爭取項目,提升旅游服務能力,推動大壩村實現從“網紅”到“長紅”。
(中共小金縣委組織部 溫家琪 、《四川黨的建設》全媒體記者 馮雅可)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