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垚
2025年02月24日08:27 來源:學習時報
1939年11月8日至9日,在江蘇丹陽延陵鎮賀甲村,新四軍殲滅日寇精銳第15師團池田聯隊所屬官兵168人,生俘3人,繳獲槍支彈藥若干。賀甲戰斗是新四軍一支隊挺進茅山根據地后開展的第一次大規模運動戰,也是陳毅、粟裕領導下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反“掃蕩”時期戰斗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斗,受到延安總部和新四軍軍部的通電表揚。
抓住時機,撒下天羅地網
1939年11月初,駐扎在江蘇金壇的日軍第15師團步兵第51聯隊及偽軍,經常對駐守在茅山地區的新四軍進行“掃蕩”,企圖尋找新四軍主力部隊開展決戰。針對敵寇的“掃蕩”戰術特點,新四軍指戰員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后,決定利用蘇南地區溝塘密布、村庄稠密,有利於部隊進行隱蔽、穿插、轉移的優勢,在敵后廣泛開展游擊作戰。新四軍一支隊二團一部、新六團和丹陽獨立支隊等地方武裝,隱蔽在金壇、延陵、寶堰地區,撒下天羅地網,等待時機一舉殲滅敵軍。
按照慣例,日軍都是原路出來原路返回,不隨意更改路線。1939年11月8日凌晨,駐金壇的日軍又向延陵鎮一帶“掃蕩”。丹陽獨立支隊副支隊長林勝國得到偵察員報告,寶堰據點三四十名日軍夜襲延陵后,正准備沿原路返回九裡敵巢。經支隊領導商量后,認為這是敵軍外出“掃蕩”的小股隊伍,是返巢路過這裡並不是有備而來,我軍完全可以抓住有利時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把這支小股敵軍消滅掉。於是,支隊領導一邊把敵情通報給附近的新六團並請求支援,一邊積極將一大隊、二大隊和加強班進行排兵布陣,以便攔阻敵人退路和警戒附近可能增援之敵,就等這股日軍小隊進入埋伏圈一舉殲滅。
敵我對峙,戰場膠著
8日上午8時許,夜襲延陵的日軍返巢途中果然進入我軍的包圍圈,當即被擊斃數人。敵人突然遭到打擊,便立即利用其裝備優勢進行還擊,並搶佔了離賀甲村東側不遠的一個制高點。此時,在村西側的二大隊也與日軍小隊交火,敵人以機槍、擲彈筒等優勢武器企圖壓制我軍的猛烈攻擊,雙方暫時形成對峙狀態。
就在這關鍵時刻,前來增援的新六團兩個營的兵力在團長段煥競指揮下,突然從日軍后方攻擊。剩余日軍無力抵抗,隻能潰逃到賀甲村中頑抗待援。中午12時許,部分增援的日軍與我軍警戒的加強班交火,企圖與村中的日軍會合,在交戰過程中日軍援軍向我軍發起了三次反扑強攻,意圖再次搶佔制高點,但敵人的陰謀並未得逞。在我軍的英勇奮戰下,日軍一次次被擊退,並再次被殲滅多人。
然而,慘無人道的日軍此時竟施放毒氣,使我軍戰士紛紛中毒而喪失戰斗力,敵人乘機用機槍掃射,我軍20余名指戰員英勇犧牲。狡猾的日軍乘著毒氣彈威力,開始全力構筑散兵坑並開鑿槍眼,以便一旦村子失守就退到東南角之祠堂固守待援,雙方戰況再次陷入膠著。
血戰肉搏,最終瓮中捉鱉
面對日軍的頑抗,我軍重新調整作戰部署,二團的一營、三營以及新六團連續向日軍發起了強有力的攻擊,並以肉搏戰等方式最終將敵人陣地壓縮到東南角祠堂內。這時天降大雨,戰斗進入片刻的停歇。村地下黨組織安排張榮刊等100多名村民先后奔赴戰場,共運送50余名傷員回村救治。夜色沉寂,最終的決戰即將到來。
11月9日凌晨四點,二團二營由駐地趕到戰斗現場,隨即開始發動總攻。不料,我軍一個排在摸索前進中遭到早已埋伏在草堆裡的日軍突然襲擊,緊接著我軍又增援兵力進行助攻。經過激烈的戰斗,猖狂狡猾的日軍終於被逼退至祠堂裡。上午10點左右,雖然我軍傷亡很大,但日軍無疑已是瓮中之鱉,我軍唯有強攻祠堂才能全殲日軍。對此,我軍發揚軍事民主商討作戰事宜,大家紛紛建言獻策,最終確定作戰方案。
中午12時左右,我軍安排精明強干的戰士悄悄來到祠堂下面,將手榴彈綁在竹竿上,先后在祠堂西側和南側炸開三個洞口,再從洞口扔進手榴彈。祠堂內的日軍哇哇亂叫、血肉橫飛,驚恐之余,為數不多的日軍從祠堂北門逃竄到打谷場上垂死抵抗,早已埋伏在外的二團和六團的戰士將其徹底殲滅。
戰斗結束后,陳毅趕到賀甲村慰問負傷的干部戰士,指示二團團長王必成:趕快召集干部會議,總結戰斗經驗,過去我們打的是游擊戰,這次是運動戰,整整激戰了20多個小時,這都是我軍成長壯大的標志。此后,新四軍從蘇南走向全國,在不斷的勝利中發展壯大,為堅持和發展華中敵后抗戰、奪取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