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09:39 來源:中國軍網
遵義會議后,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決定,中央紅軍開始向川北進軍,渡過赤水河,准備北渡長江。這時,蔣介石為防止中央紅軍渡江同紅四方面軍會合,立即調集重兵,企圖堵擊紅軍於長江南岸。於是,紅軍改向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扎西(今威信)地區集結,以尋求新的機會。
扎西地處雲南東北邊陲,是威信縣城所在地。這一帶地處烏蒙山北延余脈,山勢挺拔陡峻。在紅軍向扎西地區集結過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35年2月上旬在水田寨花房子、大河灘庄子上、扎西鎮江西會館連續召開會議,這3次會議統稱“扎西會議”。
一
遵義會議雖然取消了在長征前成立的“三人團”,但該會議是在緊急的戰爭形勢下召開的,會議僅持續3天。此時,博古仍是軍委委員。由於常委沒有進行分工,他仍然在黨內負總的責任,而且他並沒有完全徹底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博古繼續領導下去,黨的工作恐怕很難開展。因此,在部隊向扎西集結的途中,張聞天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1935年2月5日,黨中央和紅軍總部及軍委縱隊到達水田寨。當天晚上,在水田寨一棟因門窗雕有花草虫鳥圖案而聞名的“花房子”裡,黨中央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並決定了常委的分工,張聞天代替博古在黨內負總的責任,毛澤東協助周恩來負責軍事指揮,博古任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后來,周恩來回憶道:“洛甫(張聞天)那個時候提出要變換領導,他說博古不行。我記得很清楚,毛主席把我找去說,洛甫現在要變換領導。我們當時說,當然是毛主席,聽毛主席的話。毛主席說,不對,應該讓洛甫做一個時期。”同時,根據當前敵情,中革軍委考慮渡江的可能性問題,認為如渡江不可能,則留川、滇邊境進行戰斗與創造新蘇區。
同日,中共中央書記處致電項英轉中央分局,傳達中央政治局和中革軍委的決定:“分局應在中央蘇區及其鄰近蘇區堅持游擊戰爭”“要立即改變你們的組織方式與斗爭方式,使與游擊戰爭的環境相適合”。同時決定“成立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區分會,以項英、陳毅、賀昌及其他二人組織之,項為主席。一切重要的軍事問題可經過軍委討論,分局則討論戰略戰術的基本方針”。
二
6日,紅軍總部和軍委縱隊第一梯隊從水田寨進駐石坎子、大河灘一帶。當日,中革軍委電令紅1、紅3軍團向扎西靠近,迅速集中,以便於機動。7日,由於國民黨軍加強長江沿岸防御力量,並以優勢兵力分路向中央紅軍進逼,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放棄北渡長江的計劃,並致電各軍團。指出:我野戰軍原定渡江計劃已不可能實現,改取“以川、滇、黔邊境為發展地區,以戰斗的勝利來開展局面,並爭取由黔西向東的有利發展”的方針。電報要求各軍團迅速脫離四川追敵,向滇境鎮雄集中,並進行與滇敵作戰的一切准備。
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大河灘庄子上召開會議。當天,會議討論通過了由張聞天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即遵義會議決議)。決議是張聞天在遵義會議會后,根據與會多數人特別是毛澤東發言的內容起草的。決議指出:博古關於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報告,“基本上是不正確的”﹔“軍事上的單純防御路線,是我們不能粉碎敵人五次‘圍剿’的主要原因”﹔“在戰略轉變與實行突圍的問題上”,博古、李德“同樣是犯了原則上的錯誤”,黨繼續在內線作戰已極少勝利可能以至完全沒有可能時,沒有適時實行戰略退卻,以保存紅軍的有生力量,而是繼續與敵人拼消耗,從而造成紅軍的重大損失﹔在突圍行動中,“基本上不是堅決的與戰斗的,而是一種驚惶失措的逃跑的以及搬家式的行動”,致使紅軍在長征初期又遭受嚴重損失。決議充分肯定了毛澤東等指揮紅軍多次取得反“圍剿”勝利所運用的戰略戰術的基本原則,嚴肅批評了博古、李德取消軍委集體領導、壓制不同意見的粗暴領導作風。
決議通過后,為了便於傳達實施,張聞天又根據決議精神,寫成提綱式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粉碎五次“圍剿”戰爭中經驗教訓決議大綱》,以“中共中央書記處”的名義於當天發出。
三
9日,軍委縱隊進駐扎西鎮。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老街江西會館召開擴大會議。會議討論了中央紅軍進軍方向及部隊縮編等問題。毛澤東同志在會上提出回師東進、再渡赤水、重佔遵義的方針。
10日,中革軍委發布《關於各軍團縮編的命令》,指出:“為適應目前戰斗的需要,並充實各連隊的戰斗力,以便有力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便於連續作戰,軍委特決定實行縮編各軍團的戰斗單位。”
全軍除干部團外,共編為16個團。紅1軍團縮編為兩個師6個團,紅3軍團縮編為4個團,紅5、紅9軍團各編為3個團。命令還要求“各軍團應在干部與戰士中進行必要解釋的充分准備工作”﹔“各軍團應利用休息的間隙期中進行縮編,其日期由軍委個別命令規定之”。整編后,各團司令部都配備了電台。整編期間,部隊擴紅3000余人,基層連隊普遍得到充實。與此同時,紅軍還拋棄了笨重難帶的輜重,行軍時更加機動靈活。此外,中革軍委對后勤機構也進行了調整。總供給部與總司令部四局合並﹔總衛生部下轄的“紅星”醫院,改編為兩個干部休養連。經過扎西整編,紅軍的體制編制基本適應了長時間、長距離機動作戰的需要。對於這次精簡整編的意義,毛澤東后來指出:部隊果斷地變為輕裝,甩掉了包袱,行動更自由了,更能打運動、游擊戰了。
這期間,為了加強川南地區的革命斗爭,黨中央派紅3軍團第5師政治委員徐策、軍委縱隊干部團上級干部隊政治委員余鴻澤等組成中共川南特委,並從中央紅軍中抽調數百人在石坎子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隊,積極活動於川滇黔邊地區,策應主力紅軍作戰。川南游擊隊在紅軍主力轉移后,繼續在當地堅持斗爭。
扎西會議是長征中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實際上是遵義會議的繼續。正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完成了分工。這次會議為實現長征中的戰略轉變進行了切實指導和具體部署,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完成了遵義會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
來源:解放軍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