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市民人人為“爾濱熱”添“熱度”(中國道路中國夢)

張曉琳

2025年02月19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些年,一到冬天,哈爾濱就“熱”起來。南來北往的、旅游研學的,各地游客來到這兒,熱氣騰騰、好不紅火。

  作為一個有著20年“搓齡”的搓澡工,我親眼見証了這股冬日“暖流”。不少游客剛下飛機火車,拖著行李箱就來排隊搓澡,場面跟春運有一拼,有網友戲稱這是“南泥北運”。尤其是冰雪大世界一開,我們就更忙活了,從“一班制”變成“三班倒”,收入也“搓”高了,每月從4000多元漲到近8000元。

  一把澡巾“搓熱”冰城,搓的是文旅融合的“煙火味兒”。別看搓澡這活累,但我們心裡高興。能為家鄉發展出把力,成就感“杠杠的”。每來一位顧客,熱水一沖、新膜一鋪,換上新搓澡巾、新毛巾,從上到下、從頸到腳,20分鐘“火力全開”,搓得那叫一個“透”。

  孩子跟我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間久了,越來越覺得這話有道理。每次干完活,自己也會出一身汗,下班后胳膊和腿有時候都抬不起來,拉著筋、扯著背也是家常便飯。不過,當聽到游客“渾身舒坦”的贊嘆,心裡頭美美的,這比啥都強。對我來說,搓澡不只是一份工作,搓澡巾上也不僅有汗珠子,更有咱東北的“熱乎氣兒”。

  搓澡得有不惜力氣的功夫,也得有不斷創新的服務。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更追求放鬆和休閑。為了滿足需求,我們主動學習刮痧、拔罐、頭療等技術,不隻“去泥”,還能“解乏”。有顧客說我們是康養產業,也有的說咱這叫民俗文化。不管標簽是啥,搓的是扎實努力的“實誠勁兒”。都說“爾濱熱”靠的是流量,但哪有從天而降的紅利?紅火的背后是真誠,是許許多多勞動者的默默奉獻、以誠待人。

  一池熱水不斷翻涌,搓的是產業發展的“新花樣”。搓澡20年,池子還是那個池子,但周遭的環境早已變為了“要啥有啥”的“吃喝玩樂綜合體”。最開始,澡堂子連個隔斷都沒有,我們經常扯著嗓子滿屋吆喝﹔之后,設備升級、場景變多,汗蒸房裡鋪著玉石炕,水療池飄著玫瑰瓣,連搓澡巾都分成不同厚度的﹔再瞅現在,電影院、餐飲區、親子樂園等一應俱全,越來越多的游客把這裡當作“情緒療養地”。工作環境更好,游客體驗更美,發展勢頭更旺,這產業升級一舉三得。

  哈爾濱的冬天很冷,但澡堂子很熱。熱體現在溫度高,也表現在心氣足。元旦前一天,我攏共服務了40多人,把不少顧客從2024年“搓”進2025年﹔除夕夜,吃了兩口飯繼續干活,就為了讓游客感受東北守歲的熱情。工作量大了,品質卻不能打折,就圖大伙兒夸句“東北人老實在了,來東北真好玩”。冰雪雖冷,但用真心攢下的口碑,肯定能焐熱一季寒冬。

  東北人,講究的就是實在和熱情。我會繼續用這股搓澡的勁兒,努力“搓”出幸福感、“搓”出東北情、“搓”出文旅熱,讓哈爾濱的冬天更熱乎、更紅火。

  (作者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搓澡工,本報記者郭曉龍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9日 05 版)

(責編:王瀟瀟、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