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觀滄海)

程 龍

2025年02月16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首批121個閩台融合發展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千億元,新增一批台灣青年到福建實習、就業、創業,新增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10項,新獲批8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2024年,福建先后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閩台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

  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一水相連,在對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自2023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以來,福建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圍繞推進兩岸社會融合、經濟融合、情感融合,推動構建全域融合發展新格局,取得了一批首創性對台融合發展成果,福建作為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效應正日益顯現。

  下好“通”字棋,兩岸經濟融合更實。建成“兩岸行業標准共通服務平台”和“福建省兩岸標准共通信息和服務平台”,累計研制公布兩岸共通標准285項,兩岸標准共通進一步擴大﹔自2023年復航以來,“小三通”航線班次持續加密,每周航班班次最多可達210艘次﹔泉州向金門通水6年多來,日均供水量約1.65萬噸,已佔金門民生日常用水總量的八成以上﹔廈金通氣工程大嶝LNG氣源站已完成竣工驗收﹔廈金大橋(廈門段)按計劃推進建設,福馬通橋項目大陸側前期項目已公開招標……應通盡通、能通先通,有利於為台胞台企登陸、兩岸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念好“惠”字經,兩岸社會融合更廣。福建省級層面累計發布45條融合舉措,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上線台胞台企數字“第一家園”服務平台,基本實現台胞台企在閩“一網通查”和“全網通辦”服務,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台灣建筑師和文創團隊等參與鄉建鄉創,一批台胞擔任社會組織負責人及仲裁員、調解員、陪審員等,一批台胞獲評各級各類榮譽……台胞在閩就業創業更有保障,也更有歸屬感、獲得感。

  打好“情”字牌,兩岸情感融合更深。舉辦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兩岸青少年棒球邀請賽等重要涉台活動近300場,島內參與台胞超3萬人次,民間交流日趨熱絡﹔廈門、福州加快打造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平潭率先推行台資企業注冊“全程網辦”、台灣居民個稅補貼“免申即享”等經驗做法,莆田加快建設媽祖文化交流中心……福建多地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推動全域融合發展取得實效。

  兩岸融合發展,既是大義,更具大利,著眼點和落腳點是增進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福建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走深走實、拓寬兩岸交流合作領域和渠道,是兩岸同胞民心所向。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福建優勢獨特、責任重大。展望未來,福建充分發揮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示范作用,以務實舉措推進《意見》落地見效,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將更加完善,閩台人員往來將更加便捷,貿易投資將更加順暢,交流合作將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6日 05 版)

(責編:萬鵬、黃子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