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冰雪同夢  共赴未來(亞冬縱橫)

——寫在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閉幕之際

本報記者  季  芳  劉碩陽  陶相安

2025年02月15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2月14日,中國隊選手在冰壺女子決賽中。

本報記者  張武軍攝

圖②:2月14日,第九屆亞冬會閉幕式現場。

本報記者  王  亮攝

圖③:2月14日,演員在第九屆亞冬會閉幕式上表演。

新華社記者  許雅楠攝

從開幕式上的“冰燈啟夢”到臨別之際的“春暖亞細亞”,一幅生機盎然的冰雪運動畫卷在龍江大地徐徐鋪展。2月14日晚,隨著亞冬會聖火緩緩熄滅,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圓滿落幕。

這是我國第三次舉辦亞冬會。1996年同樣在哈爾濱,中國體育代表團首次在亞冬會實現金牌榜和獎牌榜兩個“第一”﹔29年后,哈爾濱成為中國首座“雙亞冬之城”,為中國冰雪運動發展續寫新篇。

閃耀“中國紅”

從自由式滑雪運動員李方慧奪得本屆亞冬會中國隊首金,到五星紅旗在賽場頻頻升起,“中國紅”成為亞冬會上的動人風景。

速度滑冰賽場佳報頻傳。在2月10日進行的女子3000米比賽中,中國隊選手包攬了金銀銅牌。奪冠的楊濱瑜表示,同時看到三面五星紅旗升起,是“三倍的快樂”。

中國短道速滑隊獲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后,老將范可新俯身親吻冰面,重現了北京冬奧會上的經典一幕。“為國爭光是每名運動員的責任和使命。”她說,“每一天都要為夢想拼搏。”

本屆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32金27銀26銅,榮登金牌榜和獎牌榜榜首,創造了參加亞冬會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其中,冰上項目獲13金,雪上項目獲19金,原有的“冰強雪弱”局面正變得均衡發展。

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周進強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充分體現,也是一代代冬季項目人接續奮斗、不斷深化冬季項目發展規律認識的重要成果。

中國體育代表團170名運動員中,有147人是首次登上亞冬會賽場。一批00后、05后運動員嶄露頭角,挑起大梁。16歲的陳雪錚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賽中摘銀,20歲的劉夢婷在亞冬會賽場摘得兩金,17歲的熊詩芮、18歲的張小楠包攬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和大跳台冠亞軍……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高超表示,我國冰雪運動健兒充分展現了團結協作、並肩作戰的寶貴品質,每一次奪金奪牌、每一次突破自我、每一次成長進步都是敢拼、敢打、永不言棄的碩果。

中國冰雪運動健兒在賽場上勇於超越、挑戰極限,大力弘揚了中華體育精神和北京冬奧精神。31歲的越野滑雪老將王強本屆亞冬會獲得兩枚金牌,布滿老繭的手見証了他的勤奮與付出。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徐夢桃時隔18年再次參加亞冬會,奪得兩金一銀,她還將全力沖擊自己的第五屆冬奧會。

畫好“同心圓”

本屆亞冬會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主題,承載著亞洲人民對於和平、發展、友誼的共同願望和追求。

賽場內外,一幕幕場景令人動容。中國隊選手韓雨和菲律賓隊選手在冰壺賽后“比心”合影﹔短道速滑賽場,落后的印度隊選手堅持滑向終點,全場觀眾一次又一次為她吶喊鼓勁﹔運動員村裡,亞洲各代表團運動員相互交換徽章、友好交流……

亞洲滑雪登山人之間有著密切的交流,共同促進這個項目在亞洲的發展。在2月9日舉行的滑雪登山男子短距離決賽中,中國隊包攬了前四名。撞線后,銀牌獲得者張成浩除了慶祝,還等在終點與隨后完賽的日本隊選手擁抱。賽后,他解釋說:“雖然在比賽中我們是對手,但我們一起參加過很多比賽,是很好的朋友。”

有全力以赴的比拼,也有對彼此的美好祝福。各代表團在友好交流中增進了解,在積極互動中凝聚共識。

謝裡夫·扎瓦伊德是本屆亞冬會約旦體育代表團唯一的參賽選手,2月6日,他迎來了45歲生日。來自多個代表團的運動員陪伴在他身邊,為他送上祝福。這一天,在異國他鄉,扎瓦伊德與新朋友一起,留下難忘回憶。

亞冬會舉辦期間,恰逢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運動員村、媒體中心,都舉辦了豐富活動,來自亞洲各地的人們歡聚一堂,寫“福”字、做花燈、猜燈謎、搖元宵……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來自印度的普拉迪普·辛格制作了一盞剪紙燈籠,“我要把它帶回家,留作紀念。”來自科威特的阿拉杰米第一次品嘗軟糯香甜的元宵,用“delicious”(意為“美味”)稱贊不已。“亞冬會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多了解,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他說。

以冰雪運動為筆,畫好屬於亞洲的“同心圓”,冬日裡的哈爾濱洋溢著融融暖意。

開啟新篇章

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到哈爾濱亞冬會圓滿落幕,中國始終庄嚴兌現承諾,彰顯大國擔當、大國風范,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腳步不曾停歇。

亞冬會舉辦期間,哈爾濱和亞布力賽區匯聚合力,賽事體系運轉流暢,交通互聯快捷便利,服務保障細致周到,賽場氛圍熱烈濃厚。“非常滿意”,成為各代表團成員評價哈爾濱亞冬會的高頻詞。亞奧理事會第一副主席霍震霆表示,這屆亞冬會堪稱歷史上最成功的賽事之一。雖然籌辦時間僅有18個月,但在諸多方面創造了歷史。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認為,亞冬會是北京冬奧會遺產的延續,“北京冬奧會前后,全球冬季運動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有超過3億中國人參與冰雪運動,而哈爾濱亞冬會將延續這一影響,為中國冬季運動的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中國冰雪運動實現跨越式發展,激發了冰雪經濟的活力與潛能。今年春節假期,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1215.1萬人次,同比增長20.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長144.7%。冰雪文化和冰雪經濟,正在成為哈爾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對外開放的新紐帶。

對沙特阿拉伯記者法哈德·阿爾魯巴伊什來說,亞冬會之旅“不虛此行”。工作之余,他探訪了美輪美奐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品嘗了冰糖葫蘆、鍋包肉,他不禁感嘆,“這真是座寶藏城市”。

比競技勝負更重要的是參與。從1986年首屆亞冬會僅有7個代表團、不到300名運動員參與,到如今哈爾濱亞冬會34個代表團、1200余名運動員參賽,亞冬會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能參加亞冬會就是最大的收獲,我們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柬埔寨國家男子單板滑雪隊教練科斯爾·皮西說。本屆亞冬會,柬埔寨代表團首次亮相賽場,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突破還來自多個賽場:自由式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泰國隊選手保羅·亨利·維厄當摘得銅牌,為泰國代表團獲得了亞冬會參賽歷史上的首枚獎牌﹔菲律賓隊冰壺選手獲得金牌,為菲律賓代表團取得了亞冬會金牌“零”的突破﹔短道速滑賽場,中國香港短道速滑隊第一次組隊參加男子5000米接力和混合2000米接力項目比賽,體現出滑冰運動在當地的發展成果﹔北京冬奧會,法伊克·阿卜迪是沙特阿拉伯代表團的唯一參賽選手,如今在亞冬會賽場,他與7名隊友一同參賽……冰雪運動在亞洲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以體育為橋梁,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力量。

國際滑冰聯盟主席金載烈說:“不論是來自冬季運動的傳統強隊還是后起之秀,體育健兒們都以高超的技藝、堅定的決心和崇高的體育精神,為自己的運動生涯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各自的國家和地區贏得了榮譽。”

“再見‘爾濱’,難忘‘爾濱’!”臨別之時,運動員們相互擁抱、彼此祝福。這場溫暖的相聚,將團結友愛的情誼鐫刻在每個人心頭。

以冰雪之名,聚亞洲之力,亞洲冰雪運動將由此開啟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5日 05 版)

(責編:任佳暉、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