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春節假期結束,快遞行業迎來業務高峰,專家提示——

警惕快遞“空包詐騙”

本報記者  韓  鑫

2025年02月13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快遞包裹外觀簡單、寄件人卻不明,打開一看竟是購物卡和廣告單﹔緊接著,在返利誘惑下,層層套路誘導消費者進入騙局……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國內主要快遞企業的網絡運營轉為日常模式,快遞行業迎來業務高峰。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電商快遞渠道實施“空包詐騙”,給群眾帶來財產損失。

  來歷不明的快遞包裹往往暗藏安全風險。“詐騙分子一般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再利用虛假身份注冊快遞賬號,大批量寄出裝有刮獎卡及宣傳單的‘快遞空包’。”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說,當收件人掃碼后,詐騙分子便以領免費獎品或現金紅包等方式獲取信任,再引誘其進入群聊或下載手機應用,以“做任務”“刷單返利”等形式誘導受害人向陌生賬戶轉賬,並在事發后迅速將其拉黑、實施詐騙。

  從發生路徑看,防范“空包詐騙”需從兩方面發力:一是強化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嚴防信息泄露﹔二是加強快件實名寄遞,織密物流安全網絡。

  為有效遏制此類騙局,不少快遞企業啟動專項反詐騙行動,更好保障用戶權益。

  在寄遞管理流程方面,中通快遞通過打單前置來管控實名,打單或錄單時,該單號為實名寄出,方可繼續操作。“以網點寄件為例,網點要求客戶出示有效身份証件,確認人証一致,同步使用相關手機應用實名登記成功后進行打單,完成實名收寄。”中通快遞有關負責人介紹,對於協議客戶批量寄遞場景,系統將通過調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身份証等第三方接口進行校驗,從而鑒別信息的真實性。

  在系統防護方面,圓通科技公司研發了運單備注區二維碼批量風險識別系統,通過在運單打印區增設提示信息,並在推送簽收信息時增加風險提示,提醒客戶注意安全,杜絕潛在風險。

  “打擊‘空包詐騙’涉及多環節多主體,需要多方緊密協同,形成共治合力。”陳音江提出,不只是快遞企業,電商平台也要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從源頭上防止消費者信息泄露﹔相關部門也應依據各自職責,加強監管治理、嚴厲查處打擊。

  應該看到,“空包詐騙”的第一步,往往是引導消費者“掃碼”或訪問某些不明鏈接和手機應用,這就要求消費者提高警惕。“當收到來歷不明的快件包裹時,要做到不點擊不明鏈接、不掃不明二維碼、不從非官方應用市場下載手機應用,避免個人信息進一步泄露,增加被詐騙風險。”陳音江提示。

  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合理保障寄遞服務能力、滿足群眾基本寄遞需求的同時,以更大力度督促快遞企業強化寄遞渠道安全管理,推進平安寄遞建設走深走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行業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3日 11 版)

(責編:唐宋、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