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河南周口淮陽中學教師劉華東多年開展趣味物理教學——

用“魔法”點亮孩子們的科學夢想(守望)

本報記者 畢京津

2025年02月13日08: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劉華東和小朋友們在做科學實驗。
  資料照片

  “我是帶著學生‘單手劈磚’、玩‘火焰掌’的物理老師。其實,讓學生劈開磚的不是我,是物理知識的力量﹔會‘變魔法’的也不是我,是神奇的物理規律。我叫劉華東,來自河南周口淮陽中學。”在網上錄制科普視頻時,劉華東老師這樣介紹自己。

  此前作為一所農村學校,淮陽中學器材有限,很難開展實驗課程。一些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識很難理解,有些學生學習時感到很吃力。

  如何有效提高同學們的物理學習能力?劉華東的答案是,得先讓同學們喜歡上物理這門科學,“隻有親身體驗,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習興趣,使知識成為快樂的源泉。”

  在備課時,劉華東盡可能把書本中的物理概念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的現象,讓學生親身體驗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他把有趣的實驗融入教學中,讓學生親眼見証物理的“神奇魔法”。“許多時候,教材上就只是寫著‘根據某次實驗結果得出’,但如果能讓‘某次實驗’生動展現在學生面前,他們會對物理原理有更深的理解。”劉華東說。

  准備趣味物理實驗,需要尋找各種材料:繩子、易拉罐、塑料瓶,甚至是磚塊、瓦片……劉華東把這些材料都收集起來,辦公室也成了“雜貨鋪”。

  講解摩擦力時,劉華東讓學生嘗試徒手掰蘋果,然后一起吃掉實驗成功的“果實”﹔引導學生探究動量,他會准備頭盔和西瓜,進行一場“頭盔保護西瓜”的實驗﹔為了讓學生體驗碰撞的影響,他用上磚塊和瓦片,讓學生體驗一把“單手劈磚”……豐富有趣的物理實驗,使學生們成了劉華東的“粉絲”,物理課也因此成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課程。

  課堂之外,劉華東也處處留心,尋找學生們關心的事件與物理學習的連接點。2021年12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劉華東組織學生一起收看。12月25日清晨,中國空間站過境淮陽上空,劉華東特意帶著同學們在操場上一同觀測。劉華東和學生們在北京錄制一檔節目時,還與航天員王亞平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互動,王亞平給淮陽中學的學生們留言:“心有凌雲志,手可摘星辰。”物理連接起了地面與太空,學生們因此更加熱愛科學。

  除了教學,劉華東還一直堅持科普。2016年,淮陽區農村中學科技館落戶淮陽中學,需要招募科普志願者。劉華東主動請纓,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給校外來參觀的孩子們做科普。迄今,科技館已累計接待參觀者20萬人次。

  “讓科普流動起來”是劉華東一直以來的心願。他不滿足於一館之內的科普工作,還常常帶上實驗器材下鄉科普。一輛汽車、一張折疊桌、幾個大箱子,就組成了“科技館”下鄉的家當。每次科普活動結束,孩子們都不舍得離開,東摸摸西看看,甚至想把器材帶回家裡,再復現一次實驗情景。每當聽到“老師,您什麼時候再來?”劉華東心裡都有說不出的滋味——“孩子們對未知的好奇心、對科學的渴望是一樣的,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幫更多孩子點亮科學的夢想。”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3日 06 版)

(責編:唐宋、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