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廣東積極推動電力現貨市場發展

持續降低工商業用電成本

本報記者 吳 姍

2025年02月12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4年12月28日,廣東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一周年,累計交易電量約6100億千瓦時。自2021年11月至2024年12月底,廣東電力現貨市場連續運行超36個月,市場累計直接交易電量達10226億千瓦時,保持高效穩定運行﹔2024年,電力市場降價為全省工商業用戶節省310億元,市場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正式運行一年多來,隨著市場競爭充分、交易活躍、公平有序、清潔低碳的特征凸顯,廣東電力市場在保供應、穩價格、促消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企業是整個經濟充滿生機活力的基礎。“為提升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我們引入獨立儲能、抽水蓄能等主體參與市場交易,形成源網荷儲良性互動的多元化市場生態。”南方電網廣東調控中心現貨市場管理部高級經理蔡秋娜說。截至2024年11月,全省電力市場經營主體共9.5萬家(發電408家、售電369家、用戶9.4萬家),同比增長19.2%。此外,已有6家獨立儲能電站參與廣東現貨市場及南方區域調頻市場,最大充放電功率達70萬千瓦。

  “2024年10月,我們作為首批試點站之一參與廣東電力現貨市場結算運行,平均價差0.19元/千瓦時。”廣東省梅州抽水蓄能電站經理黃曉佳說。梅州抽水蓄能電站“高價放電、低價抽水”特征明顯,入市后收益整體好於入市前,對促進抽水蓄能電站健康發展、提升電站綜合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市場交易體系方面,2024年廣東建成“年+月(多月)+多日(周)+日前+實時”全周期覆蓋、全電量競爭的“中長期+現貨”體系。中長期市場穩住基本盤,成交均價同比降低16%,實現能漲能跌的良性互動﹔現貨市場競爭充分,能有效反映一次能源價格和供需形勢。

  中長期價格降幅為企業帶來實惠。惠州市惠城區至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自2024年1月進入市場化交易以來,1—11月企業平均電能電價較上年同期下降超過8分/千瓦時。

  “2024年燃料價格回落,發電、用電企業簽訂電力市場長期協議,降低了交易價格,這是降低全省工商業企業用電成本的主要舉措之一。”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展研究部經理王浩浩說,接下來,廣東將繼續完善電力市場交易規則,持續降低工商業用戶用電成本。

  企業用電成本持續下降的同時,綠電需求在快速增長,使用零碳排放的綠電是廣東眾多外貿企業提升全球綠色競爭力的有效手段。2024年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協助金橋鋁型材廠有限公司簽訂國際綠証合同,相當於購買了2800萬千瓦時綠電。

  金橋鋁材是綠電需求快速增長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綠電總成交電量71.6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0%,環境溢價下降至9厘/千瓦時,呈現量升價跌的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全省共53家新能源場站參與現貨交易,容量突破1500萬千瓦,以試點方式有力推動新能源大量入市。

  2025年,廣東電網將進一步擴大新能源入市規模,有序推動滿足技術條件的110千伏電壓等級集中式新能源參與現貨交易,並鼓勵分布式新能源以聚合虛擬電廠方式參與市場化交易。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2日 11 版)

(責編:唐宋、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