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與90后冷鏈貨車司機朱文超同行,從河北高碑店到江蘇南京,歷時31個小時,行駛近1200公裡——

跟著“卡友”送年貨(新春走基層·體驗·關注新就業群體)

本報記者 孟祥夫

2025年02月11日09: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四通八達的道路上,滾滾車流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一台車,兩瓶水,三餐不定,四季都在路上。他們是為小家奔忙、為大家服務的大貨車司機,也是彼此口中的“卡友”。他們的辛勤付出讓各類貨物“一鍵直達”,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買遍全國、買遍全球。

“卡友”們的真實工作狀態是怎樣的?他們有哪些喜和樂、愁和盼?春節前夕,記者跟隨90后冷鏈貨車司機朱文超,從河北高碑店出發,途經定州、石家庄等地裝貨,最終抵達目的地江蘇南京。

圖①:在江蘇南京卸完貨,朱文超(右)和客戶交接。
圖②:朱文超駕車行駛中。
以上圖片均為陳慶攝
數據來源: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中等個兒、小麥膚色、戴無框眼鏡,來自山東青州的朱文超見到記者腼腆一笑,“跑長途車很累,你要做好准備啊!”

一路上,記者與朱文超同吃同住,歷時31個小時,行駛近1200公裡,全程體驗了大貨車司機的工作,親身感受到他們的“酸甜苦辣”。

“還完貸款,車就完全是我自己的了,以后賺的每一分錢都可以裝到自己腰包裡了”

“凍肉運費3000元,花燈運費2500元,刨去900多元高速費和1200多元油費,還剩3000元出頭。”在南京卸完貨,朱文超樂呵呵地說。

臨近春節,年貨運輸忙。這一次,朱文超在一款貨運平台APP選擇了“拼單”。在河北定州市裝上凍肉后,又順路到石家庄藁城區裝了一批花燈,6.8米長的封閉車廂所剩空間不多。“快過年了,一些車隊老板提前收工,路上車少了。”朱文超說。

2024年11月25日是朱文超難忘的一天。將最后一筆9100元貸款打到指定銀行,他頓覺一身輕鬆,“還完貸款,車就完全是我自己的了,以后賺的每一分錢都可以裝到自己腰包裡了”。

在路上超過300天、行駛16萬多公裡、跑了10多個省份、賺了15萬多元、還清了車貸、家底兒更厚實了……停車休息時,朱文超掰著指頭一個個數著,“去年沒白干”。

2022年11月,在朋友勸說下,朱文超拿出8萬元積蓄,再貸款20萬元買下載荷8噸的冷藏貨車,運送瓜果、蔬菜等對保鮮要求高的貨物。寧夏銀川的葡萄、海南陵水的聖女果、內蒙古通遼的李子、山東青島的泡菜……天南海北的貨物,朱文超都拉過。

走南闖北,朱文超經歷不少暖心時刻。2024年4月下旬,從河北高碑店送貨到內蒙古烏蘭浩特,抵達已是夜裡,天下著雪,身穿衛衣的朱文超凍得直打哆嗦。客戶見狀,立即脫下羽絨服送給他。有時候,見朱文超沒吃飯,客戶就拉著他下館子﹔到田間地頭裝瓜果,客戶熱情地招呼他吃,“吃不下了還讓打包帶走”……一路上遇到的淳朴善良,讓出門在外的朱文超倍感暖心。

1月21日14時許,江蘇淮安劉老庄服務區,我們直奔“美食廣場”。鍋盔、鹽水鴨、小面等美食一應俱全。朱文超來到“快樂車輪服務站”,點上38元一份的自助餐。炸雞柳、紅燒肉、紫菜湯……“服務區自助餐很好,管飽。”朱文超說,有時候忙起來一天隻能吃上一頓飯,吃飽是硬道理。

除了有自助餐,服務區一般還提供熱水、車輛維修、加油充電等服務,能基本滿足大貨車司機的需求。不少服務區還設有“司機之家”,大貨車司機能免費享受淋浴休息、洗衣烘干、食品加熱等服務。

“安全第一,時間太緊太急的單能不接就不接,我還把微信名改為了‘我不趕時間’”

“司機朋友,您即將超時駕駛,請停車休息20分鐘。”1月21日凌晨,汽車駛入山東聊城高唐縣境內,車裡安裝的北斗檢測儀連續3次發出提示。“按規定,貨車司機連續開車4小時要至少休息20分鐘,不然,下次你一停車交警就找上門了。”朱文超說。

深夜1時許,我們來到高唐縣魚邱湖街道,路邊一處空地停著不少大貨車,“咱們就在這兒過夜吧。”朱文超停下車。

夜裡氣溫低,躺在車裡,冷風四面涌來,而裹著被子的朱文超很快進入了夢鄉。

為了省錢睡車上,在大貨車司機中比較普遍。冬天的北方地區有時夜晚氣溫達零下一二十攝氏度,車裡的礦泉水都凍得硬邦邦的。“溫度低,水溫上不來,車裡暖氣不暖﹔功率不夠,電褥子也不管用。”朱文超說,唯一的辦法是多蓋被子,硬扛。

2024年1月下旬,朱文超送貨到新疆霍爾果斯,返程時在連霍高速果子溝段遭遇雪崩,道路封閉,進退不得,隻能在車裡苦等,好在高速路收費站的同志送來了熱飯,天雖冷,也能熬下去。那一趟出車,朱文超離家整整兩個多月,“賺了錢,也吃了苦”。

聽廣播,這是朱文超在路上養成的習慣,既驅趕困意,也對抗孤獨。

困乏,是大貨車司機每天都要對抗的“敵人”。送貨有時限,夜裡路上車少,多跑多賺錢,一些司機就加班加點,甚至沒日沒夜地開。“一次,我從山東出發運送鮮花到內蒙古包頭,半夜困得不行,實在撐不住了,我到服務區擰開水龍頭對著腦袋一頓沖,整個人瞬間清醒了,稍作休整后上車接著開。”朱文超說。

還有一天夜裡,從內蒙古烏蘭察布到陝西西安的路上,朱文超“開著開著看到前面出現一堵牆,趕緊踩剎車”,這一危險操作讓朱文超嚇出一身冷汗。從那以后,他盡量不在深夜趕路。“安全第一,時間太緊太急的單能不接就不接,我還把微信名改為了‘我不趕時間’。”

朱文超選擇早起跑單。這不,21日早上5點多,車已經在路上了。車窗外一片朦朧,燈火微弱。車往前開,越跑越亮堂。一路向南,路兩邊的綠色漸多,空氣溫潤,人的心情也更加輕鬆、愉悅了。

“希望多一些關注關心,讓‘卡友’們安全安心”

“完了,這個服務區不讓停大車。”在江蘇常州卸完花燈,我們駛向南京。路上朱文超接到貨主電話,“卸貨工人已下班,明早7點后卸貨”。本想把車開到離市區不遠的一處服務區休息,朱文超卻發現該服務區不接受大貨車停靠。

沒辦法,隻得硬著頭皮往前開。越向前,車流明顯密集,朱文超有點焦躁。“這個橋限高4米,能過去吧?”左轉路口,記者提醒他。看著旁邊一輛車身更高的公交車平穩駛過,朱文超跟了上去。

“大概率得交罰款了。”朱文超有點無奈。這不是朱文超第一次遭遇限行的尷尬處境。“不少大城市對大貨車限行,白天不讓上路,晚上卸完貨也無處可去,哪兒都不讓停車。”朱文超說,2024年,僅限行罰款就交了近3000元。

限行、停車難,是大貨車司機普遍遇到的難題。每到年底,不少大貨車司機紛紛吐槽,駕照被扣得隻剩下一分了,開車到陌生的地方得小心再小心。

有時候,少數貨主也讓朱文超覺得“不好對付”。有的太著急,“恨不得每隔10分鐘就打電話問我到哪了”﹔有的“太小氣”,把價格一壓再壓﹔還有的會在交完貨后故意找茬,借機“扣點錢”。

一次,朱文超運送面包到指定地點,“卸貨時漆黑一片,卸完貨人家說少了4箱,要扣300元運費作抵押。”朱文超有苦說不出。還有一次運蘑菇,開箱驗貨時貨主沒提意見。趁卸貨,朱文超到路對面吃了口飯。回來卻被告知,蘑菇壞了9箱,40元一箱。“爭辯解決不了問題,我直接付了360元給他。”朱文超說,這種時候說不明白,自己就隻當少賺點。要是死活不讓扣,對方也會找別的理由扣走部分運費。

像朱文超這樣的大貨車司機靠平台搶單,遭遇過“店大欺客”的無奈,也有被“算法”困住的無力感。在高碑店一處服務區,幾名大貨車司機就某貨運平台向記者吐槽。

“現在跑一單的運費,是平台充分計算好路線后給的,甚至在哪上、下高速都給你算好了,就壓到比成本線略高,要是你走錯了路,沒准還要賠錢。”

“有的客戶不願支付高速費、等候費、搬運費等費用,平台也不幫忙爭取,得自個兒想辦法。”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希望多一些關注關心,讓‘卡友’們安全安心。”一名80后大貨車司機說。

“開大車很辛苦,但能給家人更好的保障,吃點苦也值得”

“感覺天都要塌了。”這是朱文超2023年初的直觀感受。頭一年11月買新車,趕上年底錢好賺,但轉過年情況就不一樣了。

跑車經驗不足,別人去哪朱文超就去哪。“他們很多是4.2米長的車,跑江浙滬等地,運費兩塊錢一公裡也有錢賺。但我的車大,能裝整車的貨少,要是兩塊錢一公裡的話就得賠錢。”

“不能隻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朱文超干了幾個月后得出教訓。一番琢磨,他開始往車流相對較少的地方去——西北。他接了一個送貨到新疆的單子,賺了6000元。送完貨,他沒急著回去,打算繼續在當地接活。困了,住賓館﹔餓了,去餐館。朱文超很快入不敷出。“得省錢過日子”,從此,朱文超以車為家。

朱文超很快摸清了冷鏈運輸的門道:春節前后無論往哪個方向跑都有錢掙﹔3月、4月,雲南、海南等南方地區的水果陸續成熟﹔5月、6月,寧夏、內蒙古等地的果蔬接連上市﹔10月底,北方果蔬貨運進入淡季,一是貨少了,二是溫度低了,不用冷藏車也壞不了……朱文超掌握了不同地區果蔬等貨物的“物語”,“哪裡有貨,什麼價格,都心裡清楚”,錢自然更好掙了。

對大貨車司機們來說,“卡友”們分享信息、互相幫助也很重要。

“你看,這是我朋友的車,他恰好就在附近。”車到南京,朱文超指著地圖上一個正移動著的點說,幾個老鄉在地圖上建了群,誰在哪兒,看眼地圖就知道。

交流貨運行情、聊聊家長裡短、分享跑車心得……“大家工作很忙、很拼,一起聊聊天很解壓,要是沒動力了也會重新振作起來。”朱文超說。

開冷藏貨車,就是經由朋友推薦的。跑冷運前,朱文超還干過燒電焊、開渣土車等工作。“雖說離家近,但一年到頭剩不下幾個錢。”朱文超說,“2019年,老二出生,家裡的開銷越來越大。”

朱文超原本家在農村,前些年在縣城買了房,妻子到城裡一家小公司上班,收入不多,掙錢養家的重擔落到了朱文超肩上。

開冷藏貨車多年的發小勸他“別開渣土車了,換個車開”。“開大車很辛苦,但能給家人更好的保障,吃點苦也值得。”朱文超說。

出一趟門,時間少則一兩周,長則一兩個月。雖然錢比之前賺得多,但朱文超覺得“愧對家人”。“老大上小學三年級了,成績一直不好,都怪我們平時沒督促他好好學習。”朱文超有點自責。

1月22日上午8點多,我們在南京市江寧區一處冷鏈市場卸完凍肉,順利跑完這趟單。

“今天應該能放(假)了吧?”朱文超的妻子打來視頻電話問道。年關將近,朱文超想趁著行情“再拉幾單”。“還放不了,過兩天回來。”朱文超回復妻子。沒多久,朱文超通過平台接了下一單:運草莓到陝西西安。

我們在冷鏈市場門口作別,朱文超去裝貨,踏上了新的旅程。

鏈接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都越來越重視大貨車司機的權益保障。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設1900多個“司機之家”,常年奔波在外的貨車司機也能“喝口熱水、吃口熱飯、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同時,國家這些年出台相關政策推動降低貨運平台企業過高抽成,治理貨運APP平台利用資源優勢誘導駕駛員壓價競爭等問題,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各地通過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熱線更好地傾聽貨車司機的心聲,廣泛收集他們的訴求並及時解決……“卡友”們的權利正不斷得到保障,從業獲得感和職業歸宿感也越來越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1日 18 版)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