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優化政策環境 推動產業融合 深化科技創新 培養各類人才

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深思)

許淑萍

2025年02月11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4年12月,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發布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36741億元,增加值為14915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5%,比上年提高0.07個百分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展體育產業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健康意識日益增強,體育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結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

優化政策環境,服務體育產業健康發展。政府在體育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體系,明確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目標、重點領域和規劃布局,為體育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宏觀指導。完善體育領域政府投入機制,著眼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加大投入力度,科學合理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責任,保障基本健康服務需求。充分調動社會組織、企業等各方面積極性,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更好服務體育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以競賽表演、休閑健身為引領,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制造、體育傳媒等共同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加強監管創新,規范市場秩序,加快構建事中和事后監管體系,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監管中的作用,為體育產業健康發展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推動產業融合,激活體育產業新動能。體育產業向縱深發展,不斷與文化、旅游、康養等相關產業相互交叉滲透,衍生出越來越多的新模式新業態。要進一步推動體育產業與相關其他產業深度融合,拓展發展空間。比如,深化體衛融合,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強以體育運動康復為特色的專科能力建設,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培育體育醫療康復產業。又如,推動體育與養老產業融合,針對老年人身體特點和健康需求,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體育健身項目和產品,建設集養老、健身、醫療保健於一體的養老社區或康養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健康養老服務。再如,加快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挖掘各地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結合體育賽事、戶外運動等元素,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旅游產品,打造體育旅游、體育文化精品項目。

深化科技創新,提升體育產業競爭力。加強科技創新是提升體育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近年來,隨著材料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與體育深度融合,體育產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持續催生體育新場景。要提升體育科技研發力度,加快區塊鏈、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和可循環橡膠材料等新材料在體育領域的創新應用,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體育科技聯合攻關,研發高性能體育器材裝備、智能體育穿戴設備、運動康復技術與產品等,打造一系列智能裝備、智慧場館,促進體育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手段優化體育產業要素配置和服務供給,強化數字技術在競賽表演、健身休閑、教育培訓、用品制造、設施建設等細分領域深度應用,提供多層次、個性化的體育服務。

培養各類人才,筑牢體育產業發展基石。人才是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建強體育技能人才隊伍,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體育大學和體育優勢學科,設置體育產業相關專業和課程,形成有效支撐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職業教育,加大運動防護師、康復治療師等體育產業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培訓力度,舉辦職業技能競賽和技能交流活動,分級分類建立各類體育人才數據庫,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完善體育人才激勵機制,創新體育人才評價,對在體育科技創新、體育產業發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和榮譽表彰,加快形成有利於體育人才成長的發展環境,更好激發各類體育人才創新創造的活力和潛力。

(作者單位:華北電力大學)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1日 09 版)

(責編:唐宋、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