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1949年元宵節的天安門城樓

——慶祝北平和平解放大會史實揭秘

閆樹軍 藏玉華

2025年02月11日08:25    

1949年2月12日,是元宵節。這一天,以天安門為主會場,召開了慶祝北平和平解放大會。張奚若、許德珩、黎錦熙、嚴景耀、劉一峰、盧聯貴、程子華、李葆華、徐冰、錢俊瑞等17人組成主席團,坐在天安門城樓主席台上。天安門城樓在這一天有了全新的政治功能……

一位文管會成員的追憶

1949年是喜慶之年,從年初開始即喜事不斷。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121師進城接防北平和平解放的城務時,第一次以整齊的步伐途經天安門城樓。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第四)野戰軍開始接管城防之時,北平軍事工作管理委員會和軍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成員進城接管了天安門。

當時,在北平國立藝專任教的29歲的郭效儒,是文化接管委員會成員之一,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負責接管天安門城樓。他和其他成員一起,從天安門城樓的西馬道登上城樓,用鑰匙打開城樓的門鎖后,對城樓上的物品進行了仔細的登記……

多年后,郭效儒對此是有這樣的追憶:我是北平和平解放后第一個登上天安門城樓的文化工作者。我在北平藝專是學雕塑專業的。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那天,我在前門箭樓上﹔2月12日,北平和平解放慶祝大會這一天,我第二次登上城樓,參與這一盛會﹔開國大典這一天,我第三次登上城樓,見証新中國誕生的高光時刻。新中國成立后,我到北京美術供應社工作。在這裡,又特別榮幸地參與了第一枚共和國國徽的制作。后來,還創作了“毛澤東號”機車金屬毛澤東浮雕像﹔還受中央軍委委托創作過黃繼光烈士胸像﹔還創作了香山碧雲寺的孫中山胸像和南開大學周恩來總理銅像等。

郭效儒還是最早開發、參與設計制作天安門、長城紀念幣的我國著名的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大師。

裝點布置天安門城樓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天安門城樓即完成了華麗轉身,其政治功能開始悄然發生變化。但因當時的天安門廣場,還是一個狹長的“T”型廣場,還不適宜檢閱,所以2月3日的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的檢閱台,設在了前門箭樓。中軸線上走來了第一路(入城式分兩路)人民軍隊,從永定門進入,一路向北,途經最高大的建筑物,就是前門箭樓,所以前門箭樓成為最理想的天然檢閱台,由此,北平城有了第一次,即開創了把城樓當作檢閱台的先例。

國立北平藝專的師生們,為這個檢閱台進行了簡單的布置,其最顯眼的是在城台上懸挂了“歡迎人民解放軍!”的大字標語。

國立北平藝專是現今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在迎接北平解放的日子裡,藝專的師生們創作、印制了大量木刻作品和傳單,張貼到街頭。當北平和平解放大會,確定以天安門廣場為主會場,天安門城樓為主席台時,藝專的師生們,再次主動請纓,他們要用智慧的雙手,裝點布置天安門城樓,以此來作為敬獻大會的賀禮,作為歡慶北平和平解放的賀禮。

這份賀禮有:繪制領袖畫像,制作包括工、農、兵、學、商五人矗立的塑像和張貼畫。天安門城樓的裝點和布置工作是由藝專的董希文老師領銜主創完成的。他帶領學生們首先繪制了大幅領袖畫像。“我和我的同學,參與了領袖畫像花邊的繪制。”當年參與繪制畫像的陳若菊老人在筆者的天安門文物收藏室內,指著1949年2月12日天安門城樓上偉人的畫像,對筆者說:“當時,北平藝專的教職員36人,抬著繪制好的8幅6尺寬、8尺長的大畫像和宣傳畫,其中有毛主席、朱總司令、聶榮臻、葉劍英等人畫像。這些畫像挂在主席台所在的天安門城牆上,引起了成千上萬人的注意。當時我們這些青年學生,能參加這樣的活動真是太高興了。印象中,我們干了好幾天,那解放后的心情,那種干勁,幾天下來,沒覺得累。只是高興啊!”

這次天安門城樓主席台的布置,不是一兩個人的勞動,而是一個集體。只是在這個集體中,我們也隻查到了董希文、陳若菊、陳淑光等幾個人的名字。

天安門城樓第一次懸挂中共領袖畫像

北平和平解放慶祝大會是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天安門城樓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這次大會的主席台。由國立北平藝專師生們進行了全新的裝點布置的天安門城樓,別具特色,特別是中共領袖的巨幅畫像首次挂上天安門城樓,讓天安門城樓的政治功用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這次天安門城樓不僅懸挂了偉人毛澤東的畫像,還同時懸挂了朱德、林彪、聶榮臻、葉劍英等人的巨幅畫像。這樣的主席台布置,格外引人矚目。這是歷史上中共黨政領導人畫像在天安門城樓上挂得最早最多的一次,三幅毛澤東畫像懸挂在天安門城樓,這是唯一的一次。

大多數后人是根據當時報刊和書籍上印刷圖片,來獲知天安門城樓裝點布置的,因不是高清照片及在轉載或編寫中的訛誤,從而出現與史實不符的情況。那當時的天安門城樓上,到底都懸挂哪些中共領袖畫像?都懸挂了哪些主題內容的宣傳畫?天安門城樓的首次全新布置到底是怎樣的?

1949年2月13日的《北平日報》,在第一版有一篇報道《慶祝北平解放大會昨在天安門前舉行 參加群眾達十余萬人》:

[本報訊]北平在昨天給偉大的人民解放的革命事業寫下輝煌的一頁,盛大的慶祝北平解放聯合大會在天安門前舉行了,參加的群眾包羅(括)黨政軍民,大中學校,和全北平市的社會團體,約有二百個單位,十余萬人,原來建筑的已夠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在昨天更點綴得雄偉了,那種庄嚴歡欣的氣象是震撼古今的!

遠遠地便看到二十面紅旗迎風招展,在城樓兩側,人民領袖毛主席的像挂在最上層的中間,城牆中央寫了“慶祝北平解放大會”的金字貼在橫式紅布上,其間有工農兵學商五人矗立的畫像﹔工人和農商人高舉了斧子,鐮刀,一顆紅星,便在他們上頭。城牆兩側懸挂了朱總司令,林彪將軍,聶榮臻將軍,葉劍英將軍的肖像,這都是“藝專”獻給大會的。另外有幾張宣傳畫:“努力生產”,畫一個老人抱著一個滿盛雞、瓜、果的籃子。“耕者有其田”,一個年壯的農人做耕壟的工作。“解放軍是人民自己的隊伍”,畫一個解放軍和老百姓言笑的神情。“擁護人民政府,建設新北平”,畫許多勞動者們扛著建筑器材。“北平解放”,以天壇為背景畫了群眾,狂歡的行列。這便是天安門在解放聯歡會裡的新面目。

在這一天的《民強報》上,是這樣報道的:

[本報訊]北平全市各界慶祝解放大會,昨天在初春和煦的天氣中盛大舉行,參加有各工廠,學校,各工會,公私團體,人民代表等二百余單位,約計有十二萬余人,上午八時許即有各參加團體陸續到來,天安門城樓上插有二十面大紅旗,隨風飄展,充分體現了雄壯熱情和積極性,當中懸挂巨幅毛主席像,門壁上更排列朱德、彭德懷、林彪、聶榮臻、葉劍英等八位革命偉人的繪像,使人看了不由得引起敬仰之心。

而此時還沒遷至北平的《人民日報》於15日在頭版刊發北平和平解放慶祝大會的訊息。

【新華社北平十二日十六時急電】今天上元佳節,北平市廿余萬人大集會,狂歡慶祝解放自上午九時起,參加北平市各界慶祝解放大會的人流,即分路進入大會會場,至中午十二時止,僅中華門一個路口處簽到登記的即達十一萬四千二百五十人。天安門,招展著數不盡的彩旗,御河橋畔擁得人山人海。

設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主席台,隨風飄揚著廿面大紅旗,人民領袖毛主席、朱總司令、林彪將軍、葉劍英將軍等的大彩像,挂在紫禁城牆上,俯瞰著狂熱的人海。緊靠皇城牆的下面,是北平市的工人隊伍。皇根的東邊,又站滿了北平市的學生,這一個盛大的集會,為北平有史以來所未見。

在《北平日報》《民強報》《人民日報》的報道上,都對天安門城樓上的全新裝點布置進行了較詳細的記述。盡管這是來自“第一現場”的報道,因“見識”上的偏差,出現了一些記述上的筆誤。《北平日報》當為現場報道記述最為詳細,也最為准確的,《民強報》則對畫像和宣傳畫進行了概述,即籠統地寫下“當中懸挂巨幅毛主席像,門壁上更排列朱德、彭德懷、林彪、聶榮臻、葉劍英等八位等革命偉人的繪像”。《人民日報》也是簡述道:人民領袖毛主席、朱總司令、林彪將軍、葉劍英將軍等的大彩像,挂在紫禁城牆上。

對此,我們結合報紙上的“現場記述”,再與高帆在現場拍攝的高清照片核對,可以判定的史實是:天安門城樓上插有20面大紅旗。懸挂了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和林彪、聶榮臻、葉劍英五人的肖像畫像和五張宣傳畫。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毛澤東主席畫像不是一幅,而是懸挂了三幅。天安門正中門洞上方是一幅巨大毛澤東主席畫像。在“慶祝北平解放大會”會標的右側,懸挂的第一幅畫像是毛澤東主席的肖像﹔在天安門正中門洞的左側還懸挂著一幅毛澤東、朱德在一起的合影照。這張照片是徐肖冰在中共七大期間,在延安拍攝的毛澤東、朱德一起研究對日作戰計劃的合影。與原照稍有不同的是,懸挂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這張合影照片,朱德總司令軍帽上中國國民黨徽章被修去了。

第一個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主席團

北平和平解放慶祝大會於下午1時,在雄壯的音樂聲和禮炮聲中開始。由北平市委委員、市工委書記肖明,工人代表李連山、袁峙,學生代表肖鬆,青年團代表楊伯箴,婦女代表張曉梅、楊道新和張奚若、許德珩、黎錦熙、嚴景耀、劉一峰、盧聯貴、程子華、李葆華、徐冰、錢俊瑞等17人組成主席團,坐在天安門城樓主席台上。這是天安門自建成以來,第一次有這樣的大會主席團。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大會主席團,也開創了天安門城樓嶄新的政治功能,賦予了天安門城樓新的內涵。

慶祝大會首先由中共北平市委第一副書記、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兼北平市長葉劍英將軍講話。他庄嚴宣告:“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北平市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政權機構,古都北平獲得了新生!”

接著,他以十分激動的心情,對大家說:“讓我們在自由的天空、自由的城市裡邊,來慶祝北平人民自己的偉大勝利。這是北平人民第一次獲得真正的自由和民主,北平的和平解放,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榜樣。這是與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領導,人民領袖毛澤東的戰略天才以及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不可分離的。”隨后,他宣布了北平市軍管會在軍管時期的六大任務:一、要完全肅清一切潛伏在北平市繼續進行武裝破壞的殘余的反革命勢力。二、要協助北平的人民群眾組織起來,並系統地建立人民的革命政權,推行新民主主義的政策。三、接收一切公共機關、產業和物資,並加以管制。四、消滅一切混亂現象,建立人民民主的正常秩序。五、解散三青團、民社黨、青年黨及南京政府系統下一切反動派和團體在北平的組織。六、逮捕應逮捕的戰犯及罪大惡極的反動分子。

在天安門廣場召開北平和平解放慶祝大會時,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還在河北西柏坡,由此葉劍英是登上天安門城樓並在城樓上發表重要講話的第一位中共高級將領。

清華大學張奚若教授在天安門城樓上發表講話,他以親眼看見的事實証明說:“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有了這樣的政黨和軍隊,這是我們的幸運。這是中華民族的幸運。”

工人代表李連山是1923年參加“二七”斗爭的老戰士,他說:“一切勞動的生產者們團結起來,跟著毛主席走,多生產,支援解放軍,打垮敵人。”

婦女代表徐世榮是被服廠的女工,她說:“現在我們婦女和男子一樣地做了新社會的主人,在北平的婦女,應該努力工作和學習,組織起來和男子一樣地支援人民解放戰爭,建設新北平,使革命在全國更快地取得勝利,迎接不久就要召開的全國婦女代表大會。”

人民解放軍的戰斗英雄姜世德胸前挂著勛章,走上主席台,他說:“人民解放軍願盡一切力量,解放江南,解放全中國!軍民聯合起來,共同消滅反對真正和平的國民黨反動派集團,徹底摧垮軍閥勢力、封建制度,把帝國主義的勢力趕出去,把中國變成一個自由、獨立、幸福、民主的人民共和國。”

學生代表肖鬆說:“我們青年學生,應向有組織的生產者——工人階級學習,我們要加緊學習革命理論、革命政策,改造自己的思想,和勞動群眾打成一片,為人民服務,緊緊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把革命進行到底。”

接著,大會通過了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毛澤東主席的致敬電,向北平市人民政府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敬獻錦旗。在致敬電中說:

我們北平各界200余萬人民,今天以無比的熱情慶祝了本市的解放。這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最快樂的節日。回憶起過去我們所身受的一切奴役、壓迫和痛苦,體會到現在已經得到的自由、民主和快樂,展望著將要到來的更光明幸福的前途,我們衷心地感謝您和您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因為這一切都是在您的英明領導下得到的。現在,當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快要到來的時候,反動派為要挽救其土崩瓦解的統治,正在玩弄“和平”陰謀,企圖得到喘息機會,准備卷土重來,這種奸計是不能欺騙我們的。我們北平200余萬人民堅決擁護您在1月14日所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我們認為,隻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一致行動起來,勇敢地堅決地反對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虛偽和平陰謀,才能實現真正的、永久的和平。

中午12點時,天空飄起了片片雪花,為這人山旗海的會場增添了不少光彩,分路游行剛剛開始,天空又露出了太陽。這時,浩浩蕩蕩的游行隊伍裡,唱起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歌聲從東路,經王府井、東華門、景山、北海、西單牌樓、西交民巷,一直唱到前門﹔那歌聲也同時從西路,經西四牌樓、新街口,一直唱到西直門。歌聲像一杯醇酒,讓北平城在歡樂中,沉醉了……

(本文作者閆樹軍:北京古都學會影像專委會副主任、香山革命紀念館學術委員會委員﹔藏玉華:香山革命紀念館宣傳教育部宣教員)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