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富
2025年02月10日08:51
《新華日報》戰地記者招待會合影
這張照片拍攝於1938年5月。當時,由中共長江局直接領導的、中共在國統區公開發行的唯一黨報《新華日報》在漢口舉行招待會,歡迎從台兒庄前線凱旋的戰地記者,並鼓勵他們據實向軍事委員會反映前線情況。
1938年4月上旬,中國軍隊在台兒庄眾志成城、浴血奮戰,一舉殲滅日本侵略軍板垣、磯谷兩個精銳師團1萬余人,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台兒庄大捷。5月下旬,從徐州突圍的40多名記者先后安全回到武漢。
5月27日,《新華日報》在漢口普海春西萊社舉行招待會,和戰地記者們歡聚一堂,圍坐在一張長形的餐桌邊暢所欲言。
《新華日報》社長潘梓年作為東道主首先致歡迎詞,接著由《新華日報》總編輯吳克堅代表報社致慰問詞。他表示,在徐州突圍時,不僅擔心《新華日報》特派記者陸詒的安全,也擔心其他各報記者的安全,“現在見到你們安全地返回漢口,由衷地高興”。他說:“諸君在前方看見許多的實際問題,當不限報紙上所發表的,如我軍抗戰許多英勇事跡,如民眾的動員和組織不夠深入,軍民的關系還不夠密切,民眾疾苦,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糧食運輸問題還有種種困難,所有這些問題都希望諸君寫些報告發表出來,這不僅是國人的希望,而且對於地方行政當局也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最后,此次諸君在前方的工作中表現出空前團結。大家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這種互助團結的精神,不僅是新聞事業取得勝利的保障,而且是民族解放勝利的保障。”
范長江在發言中說道:“過去各個報社只是對他們自己派出的記者進行慰問,沒有一個報館會對我們舉行全體慰勞的。今天《新華日報》不僅慰勞他的記者陸詒先生,而且慰勞我們大家,使我們非常興奮和感謝。今天下午青年記者學會對於我們全體舉行慰勞,都是以前所沒有的,新聞界由狹隘的活動變成廣泛的職業的活動,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范長江還報告了中國青年記者學會在第五戰區成立分會的情況,表揚了華僑記者在戰地的出色表現。特別是華僑女記者黃薇,在徐州危急時候不顧個人安危,想留下繼續採訪戰地新聞。同時,他還希望當局能夠幫助戰地記者解決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上的困難,以便使戰地新聞工作做得更好。
在招待會上,各位記者經歷了戰場上的生死考驗,劫后重逢,感慨很多,他們除了敘述在徐州突圍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險象,大多談的是前線將士浴血奮戰、奮勇抗敵和民眾奮不顧身、踴躍支前的英勇事跡,還議論了國民黨軍政部門存在的不利於抗戰的一些問題。
周恩來當時擔任中共代表團和長江局的領導,並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他於5月26日專門給范長江寫了一份熱情洋溢的信表示慰問:“聽到你飽載著前線上的英勇的電訊,並帶著光榮的傷痕歸來,不僅使人興奮,而且使人感念。聞前線上歸來的記者正在聚會,特馳函致慰問於你,並請代致敬意於風塵仆仆的諸位記者。”
當周恩來得知記者反映的一些情況后,認為應該借此機會進一步推動國民黨當局改進抗戰工作。他約范長江和陸詒到漢口八路軍辦事處詳談。他認為記者們反映的戰地民眾動員工作、軍民關系和軍隊政治工作等問題都很重要,並約定時間請范長江等20多位記者到漢口軍委會政治部一起座談。
這次招待會隆重熱烈,一直持續到下午3點鐘。會后,全體人員合影留念。王明、博古、凱豐、吳玉章等中共領導人和《新華日報》等報社的負責人主動站到后排,讓前線歸來的戰地記者坐在第一排,以表示對他們的尊重。
(作者為山東省棗庄市政協文史館館員)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